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山高、路远,泥泞路、低压电线……前些年的荥经县泗坪乡断机村正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而道路不通、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村民们想要改善生活却无从下手。2010年,本村青年王治德“回家”后,这一状况得以彻底改变。
王治德曾担任断机村村委会主任、泗坪乡林业员,他常辗转于各个村组开展实地调查,对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导致的贫困之痛有直观感受。1997年,王治德外出经商积累发展资本,现已成立荥经县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王治德不仅出资修通了村道,还带领大家种植天麻、猕猴桃,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王治德(右)正在给工人讲解猕猴桃管理技巧
回乡创业打拼
出资修缮道路
近日,走进荥经县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十多个工人正在进行基地冬季管理,除草、修枝,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工人都是本地人,现在枇杷、猕猴桃等水果都摘完了,处于冬管阶段。”王治德说,到了来年四月疏果疏花时,就是基地最忙的时候,那时需要六七十个工人。
谈到王治德,工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以前在外面打工,离家远又照顾不了家里,现在在这儿工作很方便,一天能挣一百多元,很感谢王总。”断机村村民管华说。
荥经县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当地不少乡亲都到公司务过工,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工作问题。记者在该公司猕猴桃基地采访了一圈,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
“作为本地人,能为家乡尽一份力量是我的职责和义务。”谈起工人们的感激之情,并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时,王治德颇感欣慰。在王治德13年外出打拼中,他卖过烧烤、开过出租车,最后通过承包工程,事业小有所成的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一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王治德从未忘记自己当初“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承诺。要致富先修路,回到家乡的王治德二话不说投入了三百万元资金,修好了阻碍断机村两个村民小组产业发展的道路。
“当时道路根本不通,下山去买个东西都要走一天,他回来后将水泥路修通,所以我们一直都心怀感恩。”村民韩孝琼说,如今看到整个公司的发展前景,大家都充满了信心。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我热爱我的家乡,不管挣多少钱,我都要回来回报家乡,使我的家乡更美丽更富饶。”王治德说。
转化资源优势
打造农业园区
产业是一个乡村“造血生肌”最重要的一环。
“虽然断机村耕地面积少,但人均林地达16亩,且这里生态气候优越、环境良好,土质极佳。”经过深思熟虑,王治德希望带领乡邻将家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王治德流转了2000亩土地,种植高山天麻和猕猴桃。“在发展路上,遇到的问题很多,还好都熬过来了。”成功的路上总是充满挑战,说起那些坎坷,王治德深有感触。
“当时没有考虑周全,忽视了猕猴桃品种对海拔、降雨量、日照等自然条件的要求。”在猕猴桃园内,王治德说,比如这个猕猴桃,最早整个园区400亩地种的是红阳、翠玉等三个品种。由于此地霜冻期很长,所以红阳在此地根本不适应,我又经过一两年四处考察,最终选择现在种植的翠玉这个品种,它适应高海拔,能抵御寒冻,今年是第三年挂果,每年在冻害上损失基本为零。
由于在种植猕猴桃方面走了弯路,造成了经济损失,从猕猴桃第一次改良到第二次改良,王治德直接损失500万元以上。面对困境,王治德却比较乐观,并不断坚持改进和努力,公司发展势头也逐渐向好。
为带动农户发展积极性,王治德在公司成立初期,就成立了官家山天麻专业合作社,以最低优惠价向农户出售天麻种苗,并以市场同等价回收农户所种天麻,同时还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王治德带动和帮扶下,断机村及周边村落形成了以天麻和猕猴桃种植为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断机村也因此脱贫致富。经多年摸索,王治德认为,因为当地种植环境好,所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一定要走一条高端销售的路子。
“我的猕猴桃和天麻都是有机的,天麻有机认证已通过几年,猕猴桃也是达到了有机标准。”王治德说,现在的顾客更加注重的,是蔬果的品质与安全。此外,除了走有机种植高端销售这条路,王治德还将自己的产业园区变成一个可以度假的休闲农庄,让顾客来这里不仅是摘果子,还可以进行康养。而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更是王治德的下一个目标。
“现在我还要种重楼、白芨及黄白,打算整个园区发展成一个集康养、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庄。”对于未来,王治德信心满满。
“老百姓苦就苦在没技术,我既然有这个能力,就算前路有再多困难也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王治德有着不怕苦、不服输、抗打击能力强的韧劲。如今,他正带领着村民,实现当地从高山荒坡到农业园区的华丽蜕变。
雅安日报记者郑雨莎
新闻推荐
雅安市的石材循环经济生产线2019年9月和1—9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雅安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13位;1—...
荥经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荥经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