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伟本报记者陈四四文图芦山县平溪河一座石桥横跨两岸

四川日报 2012-02-17 19:28 大字

□黄伟 本报记者 陈四四 文/图

芦山县平溪河,一座石桥横跨两岸。这就是长生桥,已有近300年历史。可惜,由于年久失修,这座石桥即将被拆除重修。

当地人眼中的“赵州桥”

长生桥位于太平镇,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也被叫做卷洞桥。在当地人眼里,它就仿佛是雅安的“赵州桥”。

记者看到,桥的两侧,分别残存着一面石栅栏。3根石柱,3块石板,构成石桥一侧的栅栏。每根石柱有一尺高,每块石块有一尺宽一米长,被3根石柱镶嵌在一起。接近南岸的石柱上,还留存一形似“寿桃”模样的石块。在桥的左侧中间一根石柱上,面向桥面处还刻有 “泰山石敢……”等字样,而在桥右侧中间石柱的外侧,清晰可见“泰山石敢当”五字。

“‘泰山石敢当\’是当地人对石的崇拜,意思是要禁压不祥之物。”今年65岁、从小在太平镇长大、对当地历史文化很有研究的何培均说。

走在河床乱石上,石桥下右侧的崖壁上雕刻的“长生桥碑记”几个字清晰可见,其下内容的字体已被风化,难以辨认,而在落款上依稀可辨“雍”字。“我以前见过石刻内容,落款处是雍正二年,即1724年。”何培均肯定地说,这座桥距今已有287年的历史。

县志中却杳无踪迹

69岁的李宗文是土生土长的太平镇人,在他家的祖坟石碑上记载,祖上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曾培修过长生桥。在李宗文的记忆里,1958年,芦山县修建双石镇到中林乡(现已合并到太平镇)公路时,施工人员发现长生桥的石拱坚固,于是将路基填平,公路就直接从桥上经过。那时有一个两尺高的石碑,也被埋到公路里。

但在芦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找出不同年代的《芦山县志》,长生桥却杳无踪迹。“《芦山县志》中没有记载,或许《天全县志》有。”工作人员说,因为《芦山县志》曾有记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曾建太平县”,那时太平县是属于天全州管辖。

记者又连线天全县相关部门,但他们在《天全县志》、《天全州志》等史料中,也未找到长生桥的记载。

最后,芦山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找到一份《古建筑调查表》,上面这样记载长生桥:“南北单孔石拱桥,两侧石栏上原刻有石狮、金瓜等,现已残缺。桥长25.5米,跨度15.6米,高9.7米,宽6.5米,桥栏高1.05米。桥两端原有踏道上下。该桥建于清代,原有咸丰年间的培修碑记……”此调查表为原芦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周曰琏等人所登记,调查时间为1987年4月,周曰琏也已离开人世。如今,在长生桥,找不到周曰琏所记载的“咸丰年间培修碑记”。

唯一通道已不适宜通行

一直以来,长生桥都是太平镇通往大川镇的唯一通道。

“此桥原为人行桥,而当作公路桥后,它的寿命也因此而缩短。”何培均说。1958年后,长生桥就承担着太平镇至大川镇的公路交通重任。每天,数百辆载重车辆,从它身上碾压而过。

去年8月,芦山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发现长生桥桥梁拱圈出现裂缝,已达9-10mm,并已贯通拱圈。

经专家现场勘察后鉴定,此桥已非常危险,不适宜车辆通行,并提出拆除重建的处治方案。在平溪河下游将建立一座便桥,便于行人和车辆来往于平溪河两岸。

“真希望这桥能保留下来。”桥头,几位老人话语中充满着遗憾。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长生桥并没有进入普查范围。在芦山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局长陈中献看来,“此桥已出现裂纹,保护的价值还值得商榷。”

新闻推荐

杜蕾记者王飞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时分雅安市

本报讯(杜蕾记者王飞)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10月19日10时44分,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交界(东经102.9度,北纬30.1度)发生4.2级地震。据报告,当地震感较为强烈,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四...

天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