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养殖“二合一” 线上线下“并肩走”

雅安日报 2017-10-10 11:05 大字

lsj-2017-10-09-fj00000007122_001.jpg

游客穿上当地少数民族服装,体验藏寨风情和采摘乐趣。

10月2日,国庆大假的第二天。

“在朋友圈看基地美景,太美啦!”石棉县创业青年崔菊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种植基地的小视频,引得好友纷纷点赞评论,要“飞奔”基地看美景、摘甜果。

游客远道来 体验采摘乐趣

“白露到,竹竿摇”。秋天是一年一度核桃采收的季节。

周末、国庆、中秋,崔菊的种植基地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采摘核桃的游客。

“这么多核桃,看起来好爽!”“我去找个长竹竿。”……这是许多游客到达大湾村种植基地后的第一想法。一下车,一株株果树上,沉甸甸的核桃、李子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果实引来啧啧称赞。

“欢迎大家来基地体验采摘,希望大家在注意安全的同时玩得开心!”进入采摘季后,崔菊基本上都呆在基地,国庆大假也没休息,“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倪萍是简阳人,在成都工作,10月6日随男朋友一起来到崔菊的种植基地体验核桃、脆红李的采摘。鲜少见到如此生态的基地,倪萍陶醉其中。挎上篮子,用手摘、用竹竿敲,不一会儿,新鲜的脆红李就装满了篮子。摆姿势、凹造型,倪萍玩得不亦乐乎。

“太舒服了,看着远处青山云雾,采摘新鲜的水果,简直是‘赛神仙\’啊!”她认为这次出游很有意义,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又切实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仁饱满、口感香”,倪萍对核桃的评价非常高,采摘结束后她以16元一公斤的价格购买了25公斤带回成都,送亲戚朋友。

事实上,在9月份核桃采摘旺季时,像倪萍这样的游客还很多。

邀请游客采摘游只是崔菊销售鲜果的一种方式。顺应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她也加入了电商大军——同成都、重庆、石棉的三家电商平台都建立合作,把自家的核桃、脆红李发往全国各地。

“线上销售的量占到60%左右,还不错。”对于市场行情、销售路径,崔菊心里有本账:初步估算,今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依靠优势资源 念好“致富经”

回想起今天的成绩,崔菊有些惊喜,但更多的是不可思议。最初想要创业,只是想让刚出生的孩子吃上健康食品。如今,不仅种植业做得风生水起,养殖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一幅田园乡村农家躬耕画卷正徐徐展开:大樱桃、桃等果树和蓝莓住进了这片果园基地;南瓜、土豆在果林下肆意生长;新成员在不断增加,巴马香猪、鸡、鸭在林间“嬉戏打闹”……

近年来,依托雅安市优势生态资源,返乡发展绿色农业项目的创业者比比皆是,要想脱颖而出,生态、有机是第一要务。从2013年申请有机食品认证到今年持证上岗,崔菊“硬气”了不少。在这片连绵千亩的基地里,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安装灭虫灯、刷石硫合剂……现代理念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保证着基地产品最佳的品质。

依靠蟹螺堡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片区的旅游发展后劲十足。如今,前往基地的路修通了,观光体验农业也发展起来了,“确实是探索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道。”崔菊说。

尽管岁数年轻,但她格局却不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她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向当地村民提供嫁接等技术,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家住大湾村3组的藏族妇女汤福香对崔菊很感激:“以前靠种玉米、萝卜为生,现在基地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送树苗给我,我有信心种好果树,让日子越过越好。”

雅安日报记者 张雨蝶

新闻推荐

优化种养产业布局 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大渡河畔的石棉县安顺彝族乡魁沙村、麂子坪村,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该乡在高山上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核桃、猕猴桃种植产业,让农户的房前屋后结下致富硕果;发展花椒、反季节蔬菜,以及中药材等种植产...

石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