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城市建设短板 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雅安日报 2021-01-12 08:41 大字

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地下隐蔽性工程,被称为城市建设的“良心工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雅安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姚桥片区和大兴片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统领下,及时编制和更新排水专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市政协委员杨玉洪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雅安市城区雨污水管网规划设计及改造的建议》提案。

对症下药完善机制

【提案聚焦】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雨、污水专业规划;对整个城区内的地下管网状况进行勘查和检测。绘制详细的管网布置图,制定雨污水分流的方案和对策,对出现问题的管道进行维修和整改,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跟踪问效】

“杨玉洪委员在提案中所建议的内容,对于雅安雨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工作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作为该提案的办理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对于提案内容高度重视。

2019年12月,市住建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雅安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19-2021年)》,进一步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建设和养护资金投入,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进度,打通城区污水断头主干管网,完善支管建设,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力争在三年内形成路径完整、接驳顺畅、运转高效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初步实现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质的提升。

根据提案建议,市供排水公司整合资源,重点排查污水管网等设施覆盖现状、功能状况、错接混接漏接等基本情况及排水户接入情况,重点排查雨污混接、老旧劣质管及断头管情况。2020年底,基本完成污水管网排查工作并同步建立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今年,将建立排查周期的长效机制。

既改“面子”更改“里子”

【提案聚焦】

抓好地下管网工程建设质量,彻底解决老旧小区污水渗漏问题,保证原有管道的通畅性。从源头上截污治污,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从根本上整治好黑臭河道,改善城市水环境。

【跟踪问效】

近年来,雅安市不断推进雨污水支管、主管建设,不断完善城区雨污水收集系统,市政道路日渐完善,雨污水管网逐渐配套到位,地下管网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2020年,雅安市积极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结合城市道路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完成配套污水管网共计约20.88公里。同时,启动提质增效项目污水管网建设,拟实施17个点位约24公里管网。目前,城区狗脚弯和瓦窑坡点位已在实施建设。

针对老城区雨污分流问题,市住建局先后完成了老城区康藏路、挺进路、青衣江路中段、发展路等道路的雨污分流,目前正在实施南四路、红园路等雨污分流改造。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根据普查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改造计划,有计划地分片区组织实施雨污混接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管网修复改造,探索解决暗涵截污不彻底、非污水截流入管等问题,实施清污分流。对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区域,因地制宜通过源头雨水减排、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加大截流倍数、设施调蓄及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减少排水口溢流频次和水量。

双管齐下有效治污

【提案聚焦】

从每家每户源头上开始改造管网,打通“毛细血管”,确保有效收集生活污水。

另一方面,加强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改善水体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跟踪问效】

雅安市老旧小区的雨污水管混接、错接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现有管道管径偏小、管道破损、支管接入不规范,污水收集流量不足的问题。

对此,雅安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将统筹实施老旧小区内的雨污分流改造,最大程度减少城区污水向水体直接排放,提高老旧城区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大力缓解雨季内涝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冲击负荷以及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水质、节约能源、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和投资成本,进而改善城市水环境和居民居住环境。

“长期以来,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前后脱节,是雅安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运行维护管理体制中暴露出的重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据市住建局相关人员介绍,2019年底,雅安市落实“厂——网——河(湖)”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机制,落实专人负责,加强日常巡查维护,加强维护监管,将城区市政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等设施整体交由市供排水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维护,保障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报记者郑旸

新闻推荐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新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新规本报讯1月5日,记者从《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贯彻实施推...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