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民低碳点滴做起

雅安日报 2017-06-11 11:42 大字

6月11至17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旨在普及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众低碳意识。

作为普通市民对低碳的认识有多少,如何做到低碳生活,9日,记者采访发现,“低碳”已经被大众熟识,但仍有市民存在一些“非低碳”的生活习惯。对此,专家建议,仅靠提倡并不能完全改掉浪费的习惯,“低碳环保需要制度作为支撑。”


现状:

环保素质有所提高

提到节能环保,许多人会想到提高资源利用率,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等。

近年来,不少市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在增强。年纪稍长的市民,大都养成自备环保购物袋的习惯,相比以前,塑料袋使用数量减少;不少单位、公司在办公用纸上“做文章”,尽量少打印或双面打印,这样的话,一年能节省不少纸张。

“倡导低碳环保生活,从生活点滴做起,就能为保护地球贡献一分力量。”市民罗远恒说,如外出用餐时,少用一次性餐具;超市提供的保鲜袋,可以用来装垃圾;多乘公交车,能走路就不开车。

色彩缤纷的环保工艺品、脑洞大开的环保手工制作……为了让更多儿童了解低碳环保,并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节能宣传周期间,雨城区青年公益服务中心将针对儿童开展“环保领先,优化家园与童年快乐相伴”系列活动,与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废瓶子,并加以设计和美化,让孩子明白废物利用的环保价值,培养儿童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传递低碳环保理念。

“开展节能环保相关活动,旨在激发儿童从小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活动策划人刘粤媛说,低碳环保并不是一个口号,它基于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小事情,“从小朋友入手,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我们便步入低碳一族。”

困境:

低碳生活难以坚持

这个夏天,共享单车着实火了一把。5月开始,一排排“小红车”在市区街头出现,市民逐渐认识了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事物。很快,摩拜单车也亮相城区,大街小巷,时时都能看到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近年来,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给环境蒙上一层阴影,而共享单车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受到更多关注。不少骑行者表示,骑单车不仅能锻炼身体,还绿色健康环保。

市民陈西睿是普通的上班族,对低碳环保理念有一定的认识。共享单车刚问世,她就开始骑行上班,但三天后,她决定放弃。

“骑单车不仅要提早半小时出门,每天还腰酸腿疼。”和陈西睿同样想法的骑行者不少,他们也都知晓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但做到‘长此以往\’似乎很难。”

市民曹奕去超市购物都是用一次性塑料袋。他说,带着环保袋出门不太方便,塑料袋虽然收费但便捷,“比起麻烦,我宁愿选择‘非低碳\’。”

“件件事情都做到低碳不太现实。”曹奕在单位能做到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但外出出差,使用宾馆的一次性牙膏、肥皂、牙刷在所难免,“毕竟大包小包带上洗漱用品太麻烦。”


建议:

建立制度培养低碳习惯


“现在不少市民都了解低碳的重要性,因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学者李巫熙表示,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低碳的宣传和倡导,意义就不大。

李巫熙说,如出行方面,虽然知道汽车尾气对环境有污染,但为了方便,不少车主还是选择自驾出行,“这就意味着,低碳行为和低碳习惯还需要时间和环境去培养。”

李巫熙进一步分析,目前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是市民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却没有践行意识;二是市民有践行意识,但缺乏正确的环保行动作为引领。

“‘知而不为\’或‘做而不妥\’,是目前推广普及低碳理念面临的问题。”李巫熙说,这需要通过宣传和指导来培养大众的环保习惯。

他建议,首先通过不断宣传,普及低碳知识,培养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让市民认识到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需要制度支撑,应该建立起相关制度,引导市民养成低碳习惯。”李巫熙说,在节约能源方面,可以借鉴目前的阶梯气价,将此形式推广到水、电等其他能源领域,促使市民节约能源;另外,对于一些领域可以加大法律约束力度,如餐饮浪费过度,可考虑立法约束。

李巫熙说,在出行方面,要创造良好的绿色出行条件,最近市区盛行的共享单车就是低碳环保上很好的推广。“虽然不少市民为了方便快捷,仍会选择私家车。但如果建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增加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的出行吸引力,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和骑行出行。”

“市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不少市民除了在生活中注意低碳细节外,还自觉倡导他人参与环保。对于这样的低碳典范要给予激励,就会有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他建议,应有奖励机制来鼓励大众的低碳生活,让低碳环保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石雨川


新闻推荐

千余名职工办理“对冲还贷”

雅安日报讯自5月26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启动“对冲还贷”业务以来,备受缴存职工关注,截至6月7日,全市有千余名缴存职工办理了“对冲还贷”业务。按此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委托代...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