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事村民管激活发展“新引擎”
何明勋(右二)正向返乡创业青年了解农家乐经营情况。
□本报记者 刘鑫 文/图
村支部名片
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成都市对口援建村落,距离雅安市区2.5公里,当地“背靠周公山,面朝周公河”,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余家村党支部立足灾后恢复重建,以加强基层党建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建成藏羌和川西民居风格融合、具有浓郁山水田园气息的美丽新村,并荣获雨城区抗震救灾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干部谈思路要多思考多创新
余家村党支部:在目前新常态、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多换位思考,尤其是要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从村民角度、村集体经济发展角度等多个角度来创新。比如,成都援建带来的“131”模式,其中的“自建委”模式与余家村的实际情况有出入,怎么办?那就得立足村情、因地制宜。我们把“自建委”创新为“自管委”,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分别下设公共卫生、产业发展等6个小组,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进而激活了村里的各项发展。
“你不要跟我说土地流转好多亩,占了多少地的问题。这些村民会议上大家全体表决同意了,按照规定执行到位就行。”6月15日,在余家村活动中心门口,村支书何明勋正和三组组长大声讨论村里土地流转方面的问题。“万一个别村民有意见,咋办?”“还能咋办?大家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都同意了。还有,即便是有意见,等农家乐、川西民居整体打造完工,实打实一看,大家高兴都来不及!”
一旁的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何书记是我们这儿出了名的大嗓门,中气足说话声音大。”走过来的何明勋一听,笑着说,“现在基层干部没副好嗓子,还压不住场子。”
强调自治激发村民活力
提及余家村,早些年可是雨城区有名的落后村。“全村上下只有一条1米宽的泥巴路,村头儿一条周公河,河上的铁索桥只有三轮车能通行。”三组村民杨政文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干群关系、产业发展等,样样滞后。
如今,走进余家村,双车道柏油路、川西风格民居、微田园聚居点等,让人眼前一亮。何明勋说:“在灾后重建中,成都的对口援建,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外表的变化属于 “硬件”,真正让余家村改变的“软件”是什么?何明勋介绍说,那就是在成都援建工作方法基础上创新而来的余家村“133”模式:一个党支部、三个自治组织、三个社会组织。“尤其是将‘三个自治组织\’中的村委会一角,由成都之前的‘自建委\’转型为余家村的 ‘自管委\’。在恢复重建当中,村民不再仅仅局限于监督这一个角色,还要承担起产业发展、公共卫生、治安保卫等6个方面的工作,很好地调动了村民自治积极性。”
事实上,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当中,涉及到大量的调地拆迁、风貌改造、产业发展等项目,任务重、难度大。
创新机制前余家村的村民是“监督员”,创新机制后他们成了“主人翁”,凡事都有了话语权。村民余正惠就深有体会。“有了产业发展组,产业怎么发展,大家在村民议事会上共同商量决定。说敞亮话,办明白事,大家当然没意见了。”如今,余正惠家按照川西民居风格重建的新居已改造成农家乐,她月收入七八千元,“真的是从‘农民\’变‘老板\’了”。
突出发展释放产业活力
在创新机制引领下,在党支部带动下,余家村的灾后恢复重建路越走越宽:成立雅安市富余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200余户,引进蓝莓、草莓大公司在村里搞起了 “公司+自管委+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栽植草莓苗1.5万余株、蓝莓苗4.5万余株;建立蔬菜大棚基地1490亩,种植猕猴桃740亩,种植茶叶1280亩……村民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仅产业发展喜人,更让人欣慰的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的引领,越来越多的余家村青壮年开始陆续返乡创业、就业。三组村民余正元就是余家村众多返乡农民工的其中一员。
早先在外打工的余正元,2013年返乡搞起了猕猴桃种植,现在他家的2亩多猕猴桃已进入丰产期,亩收入万元。他告诉记者:“村里的干部转变大,交通、产业更是发展得好,现在在家挣钱比在外打工机会好。下一步,我还准备搞农家乐,这叫‘两条腿走路\’,多渠道致富。”
与此同时,在何明勋等一帮村干部心里还有一盘更大的“棋”要下:打造200家川西民居农家乐!
何明勋介绍,余家村是雅安三大特色之一“雅鱼”的栖息地,同时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市区又近,再加上灾后恢复重建中川西民居整体风貌打造,很适合搞农家乐。“为此,我们还专门从成都旅游局请了专家来进村培训。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打好农家乐这张牌。争取在两年内开张200家农家乐,让村民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3月10日,记者从雅安市名山区委获悉,名山区近日启动蒙顶山茶文化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3月7日到9日,该区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GI-AHS)”中国专家委员会副主...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