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忙重建抓产业 “务实书记”不走过场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4-10 00:26 大字

张世军(右一)在村民家中走访。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鑫

“老杨,最近村里怎么样?茶业园区扩建得怎么样了?”4月7日,刚回到原单位不久的张世军,又一次拨通了驻村帮扶过的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七家村村支书杨明志的电话。

得到答复后,张世军仍有点不放心:“灾后重建任重道远,尤其是产业重建七家村刚刚起步,过两天我还得再去转转。”

奔走在重建一线赢得群众信任

张世军,雨城区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有着8年多农村卫生所一线工作经历。2013年9月,他被派往雨城区上里镇七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上任伊始,让张世军没想到的是,不少村民和部分村干部,对他这样一个“城里来的领导”充满不信任,尤其是在“4·20”强烈地震恢复重建当中涉及到的 “清河民族文化”小区建设上。

“小区建设需要调地115亩,涉及到143户村民。村民大多认为我是来 ‘走过场\’、‘耍政绩\’的,不愿意调地,更不愿意搬迁。”张世军告诉记者,很多村民担心自家土地调用之后“没了口粮”,却没看到正是因为常年散居,导致产业零零散散,村貌冷冷清清,“村里到上里古镇只有3公里路,但却吸引不了游客,村民收入始终上不去”。

为此,张世军带着装满雅安市委、市政府乡村旅游规划材料的挎包,走村串户向村民宣讲发展规划。“七家村位于新规划的旅游观光农业带中间位置,只要把这个小区弄好了,今后发展就不愁了。”连续20多天,张世军详细地给村民宣传,慢慢地村民们改变了想法,开始支持小区建设。

张世军笑着说:“其实老百姓只要看到了希望,都愿意干。”

如今,“清河民族文化”小区建设完工。七家村告别了散居时代,开始向集中居住,统筹发展靠拢。

跑项目找资金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

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七家村地处丘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5分,青壮劳力常年外出打工,村里搞项目长期缺工缺劳。

怎么办?张世军一直在思考。杨明志建议说:“附近几个村都是以种茶为主,要不我们也试试?”其实,七家村也在种茶叶,但一直是零散种植。村“两委”早有心向上争取项目扶持,发展规模化茶叶种植,但一直找不到“吹号人”。通过小区的建设完工,村里人都看得出张世军是个务实的人,大家都相信他能带领七家村发展茶产业。

说干就干。张世军找到原单位,并多方协调,跑项目找资金,带着村干部发动村民规整茶园700余亩,2014年新建茶园350亩……眼下,七家村已从原先的脏乱差,变成百姓集中居住、出门是茶园的新农村,同时,还吸引了大批返乡农民工创业,二组的张华就是其中之一。

“我流转了10多亩茶园,还在新建小区附近修了一家星级农家乐。预计全部投入使用后,年收入能有30多万元。”张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后不会外出打工了。”

随着七家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张世军“第一书记”的任期也要结束了。在村民自发的送行会上,杨明志问:“张书记,能不走吗?”张世军干脆地回答道:“我从来没离开过啊,今后村里有啥事,找我!”

村民点评

七家村村民赵怀德:地震后的过渡安置阶段,如果没有张书记等人给我送来棉被、烤火炉等取暖设备,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过冬。感谢这样的好干部。

七家村村民张华:如果没有张书记这样的务实干部,村里还是老样子,我肯定还在外头打工,和家人聚少离多,是他让我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七家村村支书杨明志:我在七家村干了十几年,我感觉张世军首先没架子,其次是实干的人,跟着他干,生活有希望。

记者点赞

七家村地处旅游胜地,却因自身原因和乡村旅游发展“擦肩而过”,类似的情况在四川省农村并不少见。如何依托资源,因地制宜谋发展?除了要积极转变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村“两委”更要踏踏实实放手去干。张世军带领七家村发展的经验,值得学习。

新闻推荐

秋季温差大 如何预防小儿疾病

□本报记者廖晶莹秋高气爽、温度宜人,但对很多农村小儿的父母来说,秋天却是个让人烦恼的季节。因为秋季气候干燥,气温忽冷忽热,尤其早晚温差大,容易导致宝宝患上各种疾病。医生提醒,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