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拽花灯 (微小说)

德阳日报 2014-04-23 01:52 大字

□山  鹰(雅安)

家门口的扁竹叶开了。蓝蓝的花,在春天的阳光下,精神而清爽。

竹幺妹坐在板房边上,望着建新屋的那群汉子,脸上泛起两朵红云。手脚架上,那个穿红体恤的德阳小伙子,身上的疙瘩肉,在太阳下泛起黝黑的光。幺妹起身,端起一碗晾得温温的水,向工地走去。她一直走,走到红T恤小伙跟前,喊:“张大哥,辛苦啊,喝口水。”

竹幺妹清脆的喊声映山映水,工地上忙着装修外墙的援建者顺着声音打望。红T恤儿张大哥停下手里的活,三两步从手脚架下来,“嘿嘿”一笑,接过水碗,灌了一大口:“幺妹,再过几天你们家的安置房就修好了。到时候,你就搬进新家,高兴不?”幺妹羞涩地笑笑,脸上瞬间又露出一丝惆怅。一只脚尖在地上滑来滑去。

张大哥见竹幺妹不说话,问道:“是不是我们修的房子不满意?有问题告诉我们,我们修到满意为止。”

“不,不是的,张大哥。”竹幺妹连忙摆手,脸涨得通红。“我,我只是想,房子一修完,你们就要离开了。多舍不得的。”

“呵呵,”张大哥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你呀,房子修完,我们虽然离开,但是,德阳离雅安好远点嘛?今后你可以到德阳走亲戚,不安逸啊?我们走的时候,给你留下地址和电话,这样,你不就可以到德阳去耍了?”

竹幺妹一听,眼睛亮了,连忙追问:“你真的当我是亲戚?我真的可以去德阳那边找你?”张大哥回过头,对架上的伙伴喊:“喂,你们说幺妹儿是不是我们的亲戚?”手脚架上的人大笑起来,七嘴八舌地大声说开了:“当然哦,竹幺妹,我们都把你当亲戚了噻。张老二更是把你当妹娃儿看嗬。”竹幺妹听得一脸灿烂,接过张大哥递来的空水碗,大声说:“我早把你们当成亲戚了。今后,你们过年过节都要来芦山走亲戚啊。等新屋建好。我跩芦山花灯给你们看。我还要约上姐妹们到德阳跩花灯。让德阳的好心人都能看看我们芦山最古老的花灯儿。”

“好,好,竹幺妹,干脆今晚就让我们开眼界嘛。”援建的小伙子们嘻嘻哈哈地催促起来。竹幺妹一甩辫子,说:“倒是哈,我去叫村里的爷爷们准备准备,今晚,我们给大家跩花灯儿。”话音一落,扭身跑向临时安置点。太阳缓缓流进大山深处,工地上,援建的工人们正三三两两端着碗吃晚饭,灾民临时安置点的板房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山坡上,扁竹叶花下蛙鸣虫叫。

突然,从灾民临时安置点里闪出两排火把,红艳艳的火光照亮了寂静的田野,火把如蜿蜒伸向工地,走近的时候,张大哥们才看清,火把后中间六个芦山姑娘穿着彩云戏服,姑娘的后面,跟着搽着画鼻子的六个小伙子,在后面,几个白发的大爷手里拿着胡琴、三弦。几十个乡亲手捧扁竹叶花跟在花灯队伍后。

工长迎到工地门口,问带头爷:“爷爷,天黑了,你们来看房子。”

大爷说:“嘿,看啥子房子哦,来看你们!听幺妹说你们喜欢看跩花灯。原来打算搬新屋的时候表演,现在提前表演给你们看,好不好?”“啊,真的。”工长惊喜了,“早就听说芦山花灯是中国戏剧活化石,没想到我们援建还看到了。”他转身向工地高喊:“喂,大家来呀,乡亲们跩花灯了。”带头大爷对乡亲喊:“那边坝坝头宽,围起圈子,我们给德阳的兄弟跩一盘啰。”

乡亲们应和着:“要得,花,灯,儿,跩起来哦。”欢快的锣鼓响起,一个画鼻子小伙舞着芭蕉扇,跑到工人们面前,道白:“和谐国家和谐事,灾后重建好事多,今天我们跩花灯,唱一段,芦山灾区新生活。”

六对演员踩着舞步,姑娘手中的五彩扇子,像蝴蝶在火光中飞舞。乡亲们围上援建的工人,把手里的扁竹叶花献给工人们。工地上顿时沸腾起来。竹幺妹清凌凌嗓音领唱着:“扁竹叶花蓝盈盈,油菜花开金晃晃,一把鲜花表心意,德阳亲人感谢你。”

新闻推荐

北川五万余卷档案“回家”

本报讯“5·12”特大地震中,北川档案馆震损的档案经过全国数百名专家努力,耗资1000余万元,历时4年多时间,于近日在雅安修复完成并运回北川。昨(23)日,北川档案局开始对这些档案进行数字录入和归类存...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