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又飘香
□本报记者 陈兵
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四面八方,一户户农家乐拔地而起,一片片茶海接天无穷碧……名山人自强不息、攀枝花真情实意,经历3年灾后恢复重建,终换得满山新绿。
紧盯产业
一片茶叶撬动大财富
2013年8月,攀枝花市与雅安市名山区正式签订《攀枝花市对口支援雅安市名山区“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援建工作。
框架协议明确,用茶叶撬动大财富。名山区总面积614平方公里,茶叶种植面积就达500平方公里。
援建中,攀枝花市携手名山区打造“一园三区”,即雅攀茶叶产业园和国家级现代茶叶加工园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园区、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区,稳步推进灾后重建,为产业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一园三区”初步建成。投资3100万元的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新品种展示区、茶树良种繁育区、生态茶园示范区等“四区”建设基本形成;现代茶叶加工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300万元,总体工程已全面建成,4条自动化茶叶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工程的0.8万立方米冻库、茶叶博览中心、国际茶艺体验馆等设施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依托万古、中峰、双河、新店生态观光茶园,配套建设机耕道、观光亭廊等具备生产和乡村旅游功能的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水泥耕道铺设22公里、游步道平整作业面5.5公里、彩色游步道铺设0.4公里、观光亭5个、停车场4个、露营基地1个及相关配套设施和移栽绿化苗木10631株,累计完成投资3810万元,投资进度为94%。
攀枝花市还专门安排了援建资金对名山茶叶加工重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建设等进行扶持;在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中,新建的黑竹镇、双河乡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积极打造生态有机农业,在万古乡、新店镇、双河乡、中峰乡、联江乡、红岩乡安装280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扦插粘虫黄板75万张,维修180盏因灾受损频振式杀虫灯,已建成绿色防控示范核心基地;加强龙头企业培育,目前已将丰丰茶厂、跃华茶厂列入培育计划,拟将蒙峰茶业合作社、朝会茶业合作社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同时,加强蒙顶山茶品牌建设,从2014至2016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和成都蒙顶山茶品鉴推介活动。完成了“蒙顶山茶”成龙公益代言形象车身广告,实施了“蒙顶山茶”品牌在四川交通广播电台推广宣传,组织主要茶企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活动。
目前,名山区茶叶亩产值已达到8500元至10000元。
探索新模式
从“拉一把”到“携手跑”
2015年3月24日,攀枝花举行对口援建雅安市名山区工作座谈会。会上,攀枝花市政府与雅安市名山区政府签订《攀枝花市对口援建雅安市名山区产业提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攀枝花市对口援建名山区从灾后恢复重建转为全面产业对口援建。
这是攀枝花探索创新援建模式的一次实践。
攀枝花突出产业援建,将灾后恢复重建全面上升到产业对口合作;大力开展智力援建,共派出住建、水务、发改、财政、审计、医疗救助等方面的专家60余人次常驻名山,从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通过送培训上门、集中培训、跟岗培训等方式,为名山区开展灾后重建管理专题培训……一系列举措落地,将两地由“拉一把”变成了“携手跑”的关系。
双方合作共建雅攀蒙顶山茶产业园,注重发挥援建资金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建立双方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将单向的对口援建变为双向的合作共赢。整合产业重建各类资金3亿多元。
通过引入丰丰食品公司等民间资金进入茶产业,建立蒙顶山茶产业园,实行现代规模化生产,对促进小企业在良性竞争环境中改变思维模式、整合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源,向联合经营、集团经营方向发展意义重大。
名山茶旅深度融合发展。投入1000万元的援建资金,整合300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为3个万亩观光茶园配套建设农村公路、生产便道、排灌渠系、观光亭廊等兼备生产和乡村旅游功能的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群众将富余资金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当地农民从单纯的茶叶种植向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等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一二三互动、茶旅结合、产业升级”,并带动周边村组共同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攀枝花市大力协助名山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对接项目7个,签约5个,开工5个,引进项目总投资17.9亿元。目前各项目积极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73亿元。
随着一个个援建项目投用,名山区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更有力,攀雅两市合作更深入,一幅深化区域发展的蓝图正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庄祥贵李洋文/图深秋,蒙顶山茶香飘茶马古道,夹金山的红叶层林尽染。千里特色产业走廊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农家乐、新民居、田间地头,农民话着致富经,清风雅雨间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大...
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名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