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说姜维城

雅安日报 2018-12-08 10:02 大字

北宋姜庆楼

“姜城,世传蜀汉姜维建。位于芦山河、清源河合流之间台地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原北面城墙土埂横断南街通道,其上平台有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张启鼎修建之姜城楼,1958年拓宽街道时拆毁。”

对于芦山县被人称作“姜城”这个说法,《芦山县志》记载说,过去芦山县城有夯土筑砌城墙遗迹,其中北段长约50米,东段长约100米,上覆元、明城墙,南段92米,城内遗存有“汉姜侯祠”等古建筑。历年出土文物显示,芦山系汉代以来,青衣县、蜀郡西部都尉、蜀郡蜀国都尉、汉嘉县、汉嘉郡等郡县在此设治地。

姜维塑像

自古英雄有传说

据记载,姜维墓位于芦山县城东北龙尾山顶,坐东北向西南,圆形条石墓,直径8米,高2米。墓葬建成的年代不详。墓前,有清代墓碑两通:一通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月立,碑首圆弧形,高1.48米,宽0.8米,中镌“汉大将军姜伯约之墓”,边款“知事吴占魁书”。一为道光十六年(1836年)冬月立,碑首削肩形,高2.7米,宽1.32米,中镌“汉大将军平襄侯姜讳维墓”,边款“知县段恩荣书”,前有“康熙丁亥年,县令张公绪奉抚军熊立石标之,今圮矣”等78字小序。

事实上,早在1942年8月18日,著名藏学专家任乃强从雅安出发,前往芦山、宝兴考察。他一行先渡过雅河,自青衣桥车站,沿马路行,经多营坪、飞仙关,一路上得山望水至芦山县城。在他的考察游记中,任乃强详细记录下当时芦山的历史传说、地理物产、风土人情,其后又著录《樊敏碑考》、《芦山汉石图考》等专论,还向人们介绍了芦山县被人称作姜城的由来。

芦山县古城门

芦山县城,当两河会流处,左曰龙门河,上游接于天全县之大川镇,近邛州界。右曰清源河,自天全属之双河场炉台来,会于县城西南隅,合称芦山河,南流20余里,地名三江口,与灵关河合。再二十里至飞仙关,合天全河。芦山两河皆穿流于红色页岩层间,刻削岩盘成浅峡。岸皆壁截,高约2丈。截岸之上,则平原如坻,尽稻田也。平原尽处,小丘斜起,绵延成冈。冈后或间小溪,或径与大山相连。大山小丘,皆作昂首龟状,一面斜坡,一面绝壁,是为芦山定型。

“龙门、清源二水间,有长冈绵亘,形似龙卧。其脉没于县治城内,号曰龙尾。县城周5里,半在平地,半跨龙尾山,石条砌成,明正德时署县事汪浩所创也。城内街市作正十字,宽阔整齐,街户甚少。每一、五、八赶集,非赶集日冷落如乡村。城内多农地,不种蔬果。玉蜀黍、大豆混植,与山田同。民俗之质朴,即此可以知之。其名胜则东北城角有金井阁,踞龙尾山,形势轩昂,占全城最秀胜处。东门外有铁索桥,跨龙门河,长48丈,仿泸定桥式。南门外有公园,当两水汇流处。这俯断岸,形势略似天全公园。而荒蓁蔓草,阻拂游人,仅供刍荛牲畜辈出入而已。”

任乃强考察记述说,芦山县城南门外的公园旁有土城旧迹,传为蜀汉大将军姜维所筑,号曰姜城(见宋绍兴知县徐闳中引《芦山图经》)——

城址今全可考,周3里。外临断崖,内达南门内数十步。汪浩新城,与此旧址相套。旧遗土埂未削,故穿南街,须臾一埂。邑人因其埂建奎阁焉。奎阁之南,近南门处,有姜侯祠,南向。内塑姜维像,赭面,微似关帝。外有石狮与木枋。其寺颇古,大约宋代即已有之。明清两代,祀典隆重。近年祀衰,庙亦多圮矣。

城北金井阁,亦有姜像。阁前巨墓,有道光十六年知县事段恩荣所立碑,上署:“汉大将军平襄侯姜讳维墓”,有题字云:“谨按,姜侯志存汉室,功在全川,灵异昭垂,芦阳较著……龙尾山祠墓所在,神冯式之。春秋以少牢祀之旧矣……旧表在康熙丁亥年,县令张公绪奉抚军熊立石标之,今圮矣。为树华表而甃之,亦守土之职也。”

相传此为姜维胆墓。忆《三国志》维传,为北来将士所杀,剖其腹,胆大如斗。当时成都大乱,维为乱兵所害。被害后,尚扰乱十数日乃定,则维尸应无葬所,何况其胆。或曰衣冠墓,较近理。《三国志》维传,虽未言其曾至汉嘉,但曾言其明晓边事,熟悉羌情(未查原文)。其时天、芦、宝一带,多氐羌。维曾命人筑城置戍以资控驭,理应有之,或曾遣部将戍此。戍将假其威名,而称姜城也欤。当后主出降邓艾,下诏各城罢兵之时,蜀中将士拔刀砍地,极感不服。维与后主书,有“将使日月幽而复明”之语。则其秘筹恢复,布置甚周可知。此等地方,应为其布置军事之地。维虽败死,此城道远地僻,或有忠义之士未曾降魏,仍用维之虚号,号召羌氐。田横入海,郑氏存明,理固有也。惜史记阙轶,未传其人耳。如此推断属实,则遥招维魂而作之墓,正无足怪。今县境尚存姜姓,则维之族人当时有逃匿于此者,亦未可知耳。

任乃强在其著作《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宝札记》记载说,芦山汉物目录姜维衣冠墓在城内龙尾山头,清代修墓、立祠……维死于蜀汉炎兴元年,距今一千六百八十年。

纪念姜维的平襄楼

人们表演祭祀姜维

古城千年祭姜维

芦山古城,因地势险要,历为边徼要隘,历史悠久、物产丰茂,自古贸易发达。“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氏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

《雅州通览》记载说,春秋战国时,芦山为古青衣羌国之地,秦时置青衣县。西汉后历为蜀郡西部都尉府、蜀郡属国都尉府、汉嘉县、卢山县、泸山县、芦山县等郡县治地。芦山县素有“汉代文物之乡”称誉,除了著名的汉代樊敏碑阙、东汉珍贵石刻王晖石棺、北宋古建筑姜庆楼……临邛古道上的重要关隘金鸡峡,是西汉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的首经之地,蜀汉大将军姜维于峡东镇西山屯兵设防。

古青龙关矗立峡口,气势雄伟,至为险要。

“人攀羊肠绝壁间,径挂鸟道半山中。”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芦山金鸡峡在县城东北21公里,地处邛崃山脉中南段支脉地带,为发育于芦山向斜核部的玉溪河,深切东北西南向的芦山向斜东翼而形成的险峡,峡长约10公里、宽约50至100米,东部为镇西山,西部为马牛山。玉溪河自宝盛以南进入峡谷,两岸崖壁峻峭,河水回旋奔腾,为古青衣道要隘。

至民国时期,芦山“县城左以罗城山脉之脊与雅安北区为界,右以钟鼓山(周村冈)与天全为界,北则接两河谷之上游为天全境。旧只辖一个半场(青龙场与飞仙关),现除城街外,有市集者共五场:青龙场四、七、十日集,隆兴场三、六、九日集,飞仙关一、四、七日集,白家店三、六、十日集,下桥场一、五、八日集,仁嘉一、五、八日集。旧分全县为三乡,即水东乡、龙门乡、清源乡。现以治城为芦阳镇,飞仙关为飞仙镇,其余各村析为沫东、凤禾、思延、升恒、隆兴、龙门、仁嘉、清源八乡,共7000余户,30000余人。”

据任乃强《雅安地区八县地名考释》一文所载:“秦汉时,蜀与滇、邛、笮地往来,只有自临邛经火井槽,沿青衣水,至飞仙关外渡河,循邛水逾邛崃山一线通路。”

“今雅安、名山、荥经、芦山、天全、宝兴六县,原为青衣羌人住地。秦并巴蜀,抚循其人,设置邮亭驿道,通于西南夷邛、笮诸国,间亦徙置征服诸国豪族于此……汉高后时,青衣羌人作乱,平定后析临邛南境置青衣县。华阳国志曰‘高后六年开青衣’是也。故县治则在今芦山县境。大抵秦汉通西南夷路红扑扑自临邛经火井槽,逾百步关,历青衣、邛邮及邛崃山入笮国,由笮转邛,由邛转滇,故青衣县最先析置。”

姜维墓

对于姜维曾经屯兵和兵败后葬在芦山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任乃强则认为芦山之传姜维遗迹为时既久,诞妄之说,亦遂缘之而生——

“城内又有县主祠,相传姜维之妹,封县君,嫁于是邑云云。查汉制,唯帝室贵女得封县邑,大臣妻或亦得之,未有封及大臣之妹者,妇女滥赠县君为宋代陋制。蜀汉虽偏安,颇重名器,维妹安得滥封县君?意者或是某时代贤尹生祠,或是宋代士夫之母受封赠者祠堂,后人妄以附于姜氏耳。又某寺有姜维书‘大雄殿’三字匾额,尤荒诞。中国佛教虽自汉时已有,但仅行于黄河流域。姚秦以后,鸠摩罗什诸弟子辈,始分演其教于西蜀、江南。姜维时,蜀尚无佛寺,安得有大雄殿书匾?按其字似乩笔,盖扶乩者妄为之耳。蒙山文昌帝君之《紫府飞霞洞记》,西昌之杨升庵之《夜观火把会诗》,皆乩人妄托。与此为三云。”

《芦山县志》也记载说,“此墓真伪,明代以来即有争议:传说‘姜维斗胆葬芦阳’,或云‘衣冠冢’。但姜维祭祀,有广泛的地方历史和民俗背景,对芦山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自宋代起至明、清上千来,芦山县内民众在特定的日期举行祀典,其中祭祀平襄侯姜维的金井阁香会影响很大,城内居民万人空巷,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要赶来表达对姜维的无限崇敬和景仰。“城乡民众,前往敬奉,人声鼎沸,香烟渺渺,还有戏班子搭台唱戏几日,热闹非常。”

杨悦雅安日报记者罗光德

新闻推荐

动中通天线:“针尖对麦芒”的连接■申明

打电话、发朋友圈、刷微博、看视频,如今的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但在没有网络信号的大海上,这些看似平常的生...

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