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最早“宫城” 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召开

三秦都市报 2018-11-25 02:30 大字

芦山峁遗址发掘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遗址出土的陶器11月24日,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在延安市召开。

经过持续多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这处距今约4500年的遗址中发现白灰面夯土墙体房址、灰坑、墓葬等,超过300处。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钻探确认了至少四座大型夯土台基,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四座相对独立而又联系密切的夯土台城。考古专家认为,芦山峁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及其之上构建的规整院落,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

村民送交文物让遗址露真容

一眼望去,和遍布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道道山梁土峁一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的芦山峁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然而,就是这看似普通的山峁却引来全国考古界的热切关注。

11月24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2018年度推进会暨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在延安市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以及甘肃、山东、河南、湖北、浙江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登上芦山峁遗址,见证并研讨这一疑似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的重大考古发现。

事实上早在37年前,芦山峁遗址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1年2月,芦山峁村民向当时的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送交了9件玉器。随后,当地文化部门对遗址进行了数次调查,又征集到玉器19件,还发现了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白灰居住面、灰坑、石刀、石斧、陶片等。玉器在古代社会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史前社会主要用于祭祀神灵、标志人的社会地位的尊卑以及用于死后的殓葬,可以说远古的一切文化活动都离不开玉和玉器。“芦山峁遗址出土的玉器体量不大,但造型精美,制作精细,做工考究,代表了龙山文化晚期的玉器制作水平。”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华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芦山峁共搜集到出土玉器28件,近年考古发掘中又出土玉器16件,目前发现总数为44件,器类包括璧、琮、璇玑、璜、铲、瑗、环、斧、锛、笄、镯、刀、虎以及饰件等。

除玉器残片外,考古人员还在房址的墙体内和城墙墙体内发掘出土了完整的玉器,这些玉器应该是建筑建造的过程中用来奠基祭祀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明志表示,这些玉器的发现,说明我国古代有以玉为礼的时代性文化特征,而礼器的发展,或许也经历了从彩陶到玉器再到青铜器的演变过程。

人工台基酷似南美“金字塔”

11月24日,记者从延安市召开的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上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从2014年开始对芦山峁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确认遗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白灰面夯土墙体房址、灰坑、墓葬等,超过300处。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钻探确认了至少四座大型夯土台基,由北向南依次为寨子峁、小营盘梁、二营盘梁、大营盘梁。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相当于四座相对独立而联系密切的夯土台城。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营盘梁最南端是一片小型广场,有来自院落围墙外侧的“环城路”通向山体前方的垭口,是营盘梁宫殿院落通向遗址南部马家坬等地带的主通道。“‘环城路’以外3-5米即为夯土台基的边缘断。这个台基看上去很像多级梯田的形状,立体形态酷似南美的金字塔。”马明志说,大营盘梁人工台地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100米,是由坡状的自然山梁人工垫土夯筑而成的夯土大台基,边缘地带垫土厚度大于10米,中心稍薄。

大营盘梁台基北侧边缘的人工夯土断崖之外是一片平坦的山顶平台,考古专家推测,这里很可能是宫殿区外围的北广场及其相关礼制性设施。勘探资料显示,这里似乎存在着贵族墓地的遗迹。马明志说,关于贵族墓地,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来验证。

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瓦类建材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延安市文物研究所组成芦山峁考古队,对大营盘梁开展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发掘确认,大营盘梁人工台基顶部分布着3座院落,由北部一座大型院落和南部两座小型院落构成“品”字形布局,始建年代为庙底沟二期晚段。3座院落均有夯土围墙,墙体残高10-60厘米,墙体顶部宽度150-200厘米。目前,大营盘梁的一号院落的布局基本清晰,为四合院式两进院落。出土陶器以单耳斝、双耳斝、圜底翁、直壁缸等为代表,流行大麻点纹、横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等。该组建筑沿用至龙山时代末期,此阶段的陶器以单把鬲、双耳罐、粗麻点纹等要素为代表,文化面貌与客省庄文化接近。

考古专家在遗址大型房址地面的堆积中,除发现了大量陶、石器外,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筒瓦与槽型板瓦,个体超过100件。筒瓦为泥质灰陶,长约40厘米,两端及两侧边缘均装饰有条带状附加堆纹。槽型板瓦呈长方形,泥质灰陶,长约47厘米,表面两侧长边有折棱。这些筒瓦和槽型板瓦的发现,是迄今为止能确认年代的我国最早的瓦类建材。

为探索国家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龙山时代晚期至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都邑遗址,其宫城或宗庙建筑布局均与芦山峁的大营盘梁宫殿院落布局十分接近,呈现为严整的四合院式格局。虽然相隔千年,但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承袭关系。”马明志研究认为,芦山峁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基及其之上构建的规整院落,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这对于研究中国聚落形态演变和早期礼制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探索中国社会复杂化进程和国家起源的重要载体。

“在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中,芦山峁遗址被选定为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的核心聚落,从而启动了延安地区沉寂已久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和相关研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表示,芦山峁遗址已经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课题,是除了石峁遗址之外,夏代建立之前黄土高原南端最重要的一处发现,是已经具备了早期王国都邑条件的遗址。从历史意义来讲,4000年前后是中国第一个独立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节点。当时的中国除了中原的大一统夏邑之外,还有许多区域性的政治集团,芦山峁遗址代表了游离在夏王国之外的一支势力。

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同台竞技展英姿 智汇雅州创未来

决赛现场雅安日报记者郝立艺摄天府之肺绿美家园,生态雅安创业沃土。11月14日,雅安市第四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在...

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