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母子兵”帮忙“姐妹团”
□本报记者 李宇 薛剑 陈四四李思忆4月26日发自宝兴县
早上6点30分,刘声蓉的手机闹铃响起。来不及洗漱,她便到隔壁帐篷把18岁的儿子叫醒,母子俩径直走向宝兴县抗震救灾第三责任区指挥部的厨房,协助厨师淘米、洗菜、熬稀饭。
震后当天下午,母子俩主动找到宝兴县人武部,火线加入民兵组织,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第二天,平时好交朋友的刘声蓉还招呼来了10多个姐妹参加民兵组织,她们要么到县城帐篷安置点帮助老乡搭帐篷,要么进村入户送物资。
匆匆喝了几口粥,刘声蓉和“姐妹团”一路小跑,赶到宝兴中学帐篷安置点。“今天主要任务就是把老乡们的帐篷按规定区域重新搭置,让他们住得舒服点。”刘声蓉说。
因为有了前几日搭帐篷的经验,“姐妹团”成员和其他民兵,五人一组分工协作,装帐篷架、盖帐篷布,不到1小时,一顶蓝色的帐篷就立了起来。半天时间,他们搭了40多顶。
中午1点半,刘声蓉才记起还没有给老父亲送午饭。拿上一盒方便面、两盒牛奶,刘声蓉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这已是刘声蓉投身抗震救灾第七天,震后没能照顾好年迈的父亲,她说:“父亲是退伍军人,从小就教育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灾难面前,我们自己多出一份力,就可以让政府少操一份心,相信父亲能够理解我的决定。”
新闻推荐
检测、设计、施工“三合一”本报讯(记者唐泽文文铭权)5月2日,宝兴县实验小学教学楼二楼,工人们忙碌地对教学楼墙体进行检查。“我们要赶在这个月内对学校完成加固,力争本月内孩子们能恢复上课。”承...
宝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宝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