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啃下军休住宅改造“硬骨头”

老年生活报 2021-09-03 08:13 大字

[摘要]旧貌换新颜 近1800户休干乐开怀

在青岛,提起部分军休小区,很多人印象中是“老”和“旧”,基础设施差、楼体墙面斑驳、路面坑洼不平……不少离退休干部生活极为不便。

今年以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市内四区、军休的老旧住宅进行改造。经过前期摸底,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作出了具体安排与部署,近1800户亟待改善的老旧住宅将有新面貌。

摸排调研 啃下“硬”骨头

“在这里住了20年了,舍不得离开这里,楼上楼下都是老邻居,周边的配套也很方便,唯独遗憾的就是我们的住房太旧了。 ”青岛军休服务中心佳木斯路院区、84岁的赵阿宁说起居住情况,感慨万千。

针对休干们遇到的问题,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处工作人员对军休老旧小区整体情况进行了摸排。“目前居住条件亟待改善的军休老旧住宅,始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共涉及到近1800户,这些老旧住宅所属军休情况复杂,土地权、产权和管理使用权的归属都不一样,有的属于军休服务中心管理,有的属于部队管理,且部分楼座无任何相关资料可寻。 ”工作人员介绍,军休小区面临亟待改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院内路面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给老人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楼体外墙马赛克脱落、楼顶和外墙渗水严重;楼面需要加装外墙保温层;为方便老人上下楼,老旧小区均需加装电梯。

外墙保温 温暖休干心

自2016年以来,居住在青岛市市南区宁国二路8号楼的军休干部,因无外墙保温层,室内冬冷夏热。每年进入供暖季,室温均不达标;夏季屋内潮湿发霉严重。军休干部多次向有关部门及天山社区反映,急切盼望楼栋加装保温层,但因错过了年度加装保温层计划而未能纳入审批范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果。

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主动与金门路街道和辖区住建部门对接,协商宁国二路8号楼军休干部楼道加装保温层工作,邀请施工单位进行勘测,对施工难度和费用做出可行性分析和预算。经多部门共同努力,楼道外墙保温项目正式启动,居住在此的军休干部们连连拍手叫好。

面对问题,青岛军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展开调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寻找解决路径,取得了一些成绩。市南区宁国二路8号楼军休干部整体加装外墙保温层,外墙面积约2200平方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市北区绍兴路的100余户属地建房,目前已完成房改;李沧区西部院区的近200套为地方统建房,已被地方政府列入改造项目。

加装电梯 急休干之所急

“没有电梯,我只能从窗户里看着外面的绿地、花坛和人群,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家里的几十平米。 ”一位军休干部曾经这样感慨。

在调研中,工作人员了解到,不少军休老区休干们年龄大,行动不便,不少单元居住着好几位高龄老人,每次出门都要靠儿女休息在家叫上护工,连老人带轮椅一起抬下楼,活动之后再抬回楼上家中,一个来回就都满头大汗了。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成了这些军休干部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青岛军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电梯加装是一项极复杂工程,就施工而言涉及到选址、建筑设计、电梯选型、维修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行,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主动承担起相关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工作。

一方面,老干部听力普遍较弱,讲解要扯开嗓子“大声吼”,大会吼完小会吼,小会吼完再对耳朵特别背的老干部单独吼。一个人讲解,一屋子人围着不停地问。一天下来军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各种清咽利喉的药片成了随身携带的必备品。另一方面,高龄军休干部理解力、记忆力普遍下降,而电梯加装涉及的事项又异常繁复,需要工作人员反复讲解,有时候讲了好几遍终于让老干部听懂了,到了第二天老干部又忘记了;这个政策听清楚了,那个文件又听糊涂了;这位老干部弄明白了,那位老干部又理解岔了,回去一传,原本听明白的人也跟着糊涂了,再返回来问……

“十分耐心、十二分诚恳,一点点解释政策,一遍遍做思想工作,一户户努力争取。牢骚也好,埋怨也罢,加班加点,一切照单全收,但我相信,终究他们会明白这其中的良苦用心。 ”军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坐上电梯 幸福指数飙升

“以前我爬楼至少要三分钟,现在十几秒就上来了,有了电梯幸福指数提高了很多,感谢军休中心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在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伊春路院区,86岁的休干赵乃琪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说起加装电梯后的生活,他十分开心。

赵乃琪老人家住六楼,在了解到老楼可以加装电梯后,他“挑头”组织单元邻居推进项目,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中心协调帮助下,确保了目标计划高质高效完成。根据楼梯结构,该电梯采用错层入户的方式,电梯使用了钢化夹胶玻璃井道观光梯,采光佳、外观时尚。“安全、平稳、没有噪音,电梯内部使用刷卡模式,非本栋住户无法使用。 ”赵乃琪说。

据介绍,青岛市级军休系统其他院区已经计划了包括院内路面维修、楼面修缮、外墙保温等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近10项工程,正在加紧与辖区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尽早将需改造的项目优先纳入当地统一规划,早开工早建设早惠民,让近1800户亟待修缮的军休干部老旧住宅小区旧貌换新颜,迎接幸福美好新生活。

记者 张磊 通讯员

李夏凌

新闻推荐

银川鼓楼的“红色记忆”

1936年的鼓楼。(资料图片)如今,鼓楼不但是银川地标建筑,更成为优秀革命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