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庐”:荒废锅炉房焕发新生命 包河老城复兴探索城市美学,用微更新推动品质建设
[摘要]包河老城复兴探索城市美学,用微更新推动品质建设
上世纪80年代的废弃锅炉房变身,成为藏在市井里的秘密创业空间;脏乱差的前进巷经过整治焕然一新,还将融入人文元素再升级;徽州里特色街区将成为合肥“旅游休憩地,消费新名片”……
随着老城复兴的不断推进,包河区包公街道也焕发新生和活力,该街道通过微更新不断拓展老城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用微综管不断推动老城区高质量发展。
“锅庐”,隐在老城的城市美学
在宣城路105号,包河老城区核心地带,有一座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锅炉房,如果你稍加留意,一定会发现,剥离城市的冗杂,这里已经变身成为一个藏在市井里的秘密创业空间“锅庐”,记录起一段城市的历史。
锅炉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合肥最早的四星级酒店齐云山庄的配套锅炉房,兼具洗衣房与简易员工宿舍之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产业升级,酒店引进了新的设备,锅炉房成了时代更新进程中的废弃物。
随着包河老城复兴的推进,锅炉房也迎来了新生。其实,转变从2017年正月开始,历时9个月,安徽10位设计师,对以锅炉房为中心的3间房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锅庐”,成为一个国内外设计师交流的文化接待空间,一个容纳设计师立业的孵化空间。在尊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加固,并加装了现代化的地暖和新风系统,让冷峻的工业美学和舒适的生活美学得以相融。
“锅庐”有句宣言,荒废不是美,但可以把荒废的变成美;情怀并非无用,但要走出小我的束缚。对这些工业遗址的重新设计、结构优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老城复兴的一种探索。
前进巷,地区人文元素将融入其中
与“锅庐”一样,相隔不远的前进巷也让合肥人惊叹不已。
前进巷是宁国新村小区内连接宁国北路与宣城路的一条小巷子,全长约400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前进巷内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摊点群,但由于基础设施较差,餐饮门店和摊位档次较低,管理难度较大。
自去年4月份以来,前进巷通过集中整治,脏乱差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前,这里有40多家小餐饮店,楼上就是居民房,产生大量的烟油。而且一到晚上,还有40多家露天大排档,通宵达旦,让居民意见很大。”包公街道宁国新村社区主任王国梅说。
如今,前进巷经过整治,取缔了违规餐饮店,此外,还对前进巷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包括前进巷道路改造、违章搭建拆除、立面整治等。
“下一步,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还将融入地区人文元素,力争把前进巷打造成为合肥市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街区。”包公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微更新,推动老城区高品质建设
对于市民来说,看得见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锅庐”和前进巷,整个包公街道的土地上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通过强力推进大建设,我们不断拓展老城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为老城区业态提能升级、生活品质改善创造条件。”包公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2018年,包公街道将重点关注河滨地块项目改造,那里将塑造“合肥之门”。
同样将焕发新生的,还有九华山路社区服务中心(原庐州坊)项目,目前,该项目土地证、规划方案等前期手续已办结,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正在办理中。
徽州里特色街区项目建设,也将给市民带来惊喜,该项目的定位是“旅游休憩地,消费新名片”。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外部装修正在有序进行,预计下半年可以对外亮相。
微综管,推动老城区高质量发展
不得不说,在老城复兴推进过程中,包公街道根据自身实际,走出来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聚焦“微综管”。
“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城市管理上,我们创新‘微综管\’,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系统化、多元化。”张俊一是包公街道城管办主任,他告诉记者,2017年,街道通过整合城管、环保、建设、物业、安委、卫计、综治等信息、队伍资源,完善“一张图+一张网+一个码”运转机制,实现城市管理案件分类运转、一线处置、高效管理的目标。
今年,街道继续完善“微综管”工作导则、实行服务外包,“蓝马甲”统一形象上路管理,初步形成“一个平台、全街联动”的工作格局。下一步街道将结合区委“大共治”的部署要求,继续加大“微综管”整合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包公经验。
此外,包公街道还深抓微治理,探索实行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理事会制度,构筑多元化社区治理新体系,固化老城区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成果。
李多庆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黎静 文/图
新闻推荐
宁国讯近日,宁国市林业局霞西森林派出所在辖区热心群众的协助下,成功救助一只安徽省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鼬獾,再次谱写了一曲警...
宁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国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