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外走”到“归去来”

宣城日报 2018-05-18 11:20 大字

服装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上班。回乡工作5年的王善强正在检查成衣质量。“凤还巢”企业宣城鸿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处于宣城市半导体和新能源行业领先地位。返乡创业的宣城鸿海装备公司总经理任志平正在和工作人员交流生产流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宣城市外出务工人员也跟随时代变迁谱写了“三部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宣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往外走”,开始了外出打工潮;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第1个10年,是宣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高峰期;到了2010年左右,特别是2012年以后,宣城市开始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技术、资金归来,开始回家乡创业就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8毛钱的“高薪”,吸引他们迈出家门

宣州区洪林镇的张国强,是宣城市最早走出农田外出务工的那批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张国强和村里的伙伴们一起,进入了建筑队。“那时候就是盖大楼,搬砖提灰,虽然住的是工棚,吃的是大锅饭,但是一天收入有8毛钱,这可是我们在家里想都不敢想的高薪。”

就在张国强在外搬砖提灰的时候,宣州区古泉镇的章兴瑞,只有初中毕业,他也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行李来到了江苏镇江。

“当时说是去一个村办企业种蘑菇,结果过去待了半年都没拿到工资,就回家继续开荒种田了。”原本想着学会了种蘑菇回家创业的章兴瑞,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几年之后,他的姐姐和姐夫到无锡的街头摆摊销售小商品,他也跟着过去打工。

“在无锡的时候,我们拖着木板车到老城的街道边卖针头线脑,干了两年,到1992年,攒了2万块钱,至今我都忘不了第一次拿到那么多钱的兴奋劲儿。”章兴瑞说。

改革开放初期,宣城市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虽然较早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让宣城市的农民不再为温饱发愁。但是每年种田的收入,让他们离富裕的生活仍有一定距离。

无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每天拿着8毛钱“高薪”的张国强,还是90年代初捧着2万元无比激动的章兴瑞,都是那个时代宣城市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的缩影。

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批乡镇企业应时而起,宣城市农村一部分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走出农村,到沿海发达地区进入乡镇企业打工。在那个时代,外出打工可以说是当时宣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的唯一途径。

据市人社部门统计,2000年宣城市劳务输出22.96万人;2001年全市劳务输出30.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2.6%,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

2001至2011年 62.55万人,走出去的人潮

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如雨后春笋般,江浙沪和珠三角等地兴起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厂、鞋厂和服装厂等工厂。源源不断的订单,让率先下海的企业主们,发现工厂还需要更多的工人。此时宣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搬砖砌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工厂工作。

“我是1994年到上海漕宝路的一家鞋厂制作硫化鞋的鞋帮,正常情况下‘三班倒\’,忙起来的话几天几夜不合眼”,今年已经43岁的姜安义,是宣州区洪林镇丁店乡人,初中毕业后就和村里人一起到上海的鞋厂里打工。“当时我们丁店一带毕业后外出打工已经成了习惯,村里差不多年龄的都在外打工。一个月工资能拿到1200块钱,比在家里守着几亩地可是要强多了。”

吴小敏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宁国市港口镇的港口二矿办公室工作,2000年港口二矿政策性破产后不久,他就离开宣城,到广州的一家外贸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当时广州一年收入大概在5万元左右,比在宣城高了有三四倍。在外的那几年简单点说就是身体累、思想累,但收入高。”

市长途客运总站的刘华,本世纪初曾担任过汽车站站长,回忆起那时候的场景,刘华感叹道,那会儿春节期间汽车站里人山人海,那些带着被子和锅碗瓢盆,甚至还拎着大米和自家养的鸡鸭的,基本都是外出打工的市民。“当时宣城很多出去打工的人都选择坐大巴,能承载40个人的大巴往往能拉近百人。卧铺车一个卧铺得坐上三四个人。”刘华介绍道,方向主要还是江浙沪,尤其以上海方向的人最多,那几年春运,他们还要四处调车,才能满足外出务工人员的出行需求。

根据市人社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宣城市撤地建市以来,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稳步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

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劳动力转移总量已达54万人,待转移劳动力人数约26万人,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2.5万人左右。在已转移的54万人中,就地转移的21.6万人,月工资最低800元,高的1800元左右,平均工资1200元—1500元。全市农民工年人均劳务收入1.1万元左右,异地转移32.5万人(其中60%在苏浙沪地区,省内其他地市占30%),年人均劳务收入1.3万元。

宣城市毗邻苏浙、近邻上海,交通十分便捷,区域之间的劳务合作十分频繁和密切。全市在苏浙沪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劳务输出基地147个,务工人员80114人,其中劳动部门建立28个,务工人员29809人。到了2011年,全市劳务输出已达62.55万人。一组组庞大的数据,印证了宣城市当年外出打工潮的热度。

2012年 2.1万人回流,还是家门口上班踏实

外出热潮在2012年开始发生变化。此时,安徽省开始全方位、多层次承接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宣城市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倾力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成为宣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批批项目落户宣城开发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5月8日上午,位于市开发区的上海丝绸集团丽丽服装核心生产基地里,十条流水线已经全部开工生产,流水线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工厂对着马路的外墙上,还挂着大幅的招聘广告,开出了优厚的招工条件。

“在外工作了十几年,现在孩子大了,父母也老了,还是在家里工作心里踏实一些。”在该厂技术部工作的王善强告诉记者,他从24岁开始,就在苏州的服装厂里工作,2013年他回到了宣城上班。

该生产基地负责人周家猛也表示,他们工厂年后已经招工130余人,基本满足了目前的开工需求。“能够在家门口上班,有相对稳定的待遇,是吸引他们回乡就业的主要原因。随着生产线的进一步增加,到今年年底之前,我们还将继续招工300人左右。”

随着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宣城各类开发区建成了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对许多返乡找工作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更愿意就近工作,不但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且在家乡工作也更为体面。

据市人社局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周巧巧介绍,2012年宣城市农民工从省外开始回流,当年就达2.1万人,同时宣城市也开始从外省引进劳动力来宣城就业。至此,宣城由传统的劳务输出地转变为劳务输出与劳务引进相结合的发展中城市,部分外地务工人员开始选择宣城成为就业地。

截至2017年底 经济实体7841个,返乡创业成新增长极

回流,释放的是积极的信号。

“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宣城市累计返乡创业10364人,创办经济实体7841个,累计带动就业人数281791人。”市人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少宁说。源自民间的力量和宣城市人社部门推进创业工作的强大推力汇集在一起,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逐渐兴起,为宣城市的就业增收带来了新的“增长极”。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了全国范围内创业创新的热潮。随后,市政府出台了《宣城市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也让在外打工多年的宣城人有了追梦的无限机遇,他们不甘于小富即安,勇于向更高目标挑战,以激情和睿智开始了返乡创业之旅。

家住宣州区养贤乡大山庵村的周强是一位“85”后,2004年高中毕业后,他在市区北门闸子口附近开过几个月的早点铺,最后因为经营不善倒闭。

“那时候父亲拿了两万元说是支持我创业,我也没想到短短3个月就败得精光。”心灰意冷的周强来到了常州找了一家饭店做服务员,8年时间,他从普通服务员、领班做到了主管,成为了企业的管理层。他在上班期间,还通过努力学习,拿到了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证书。

2012年周强被公司作为管理团队的一员委派回宣城工作,一年期满后,周强选择留下来创业。“在回宣城工作的一年里,我对家乡的消费水平有了基本的了解,创业前我用大把的时间到江浙沪、云南、成都等地旅游考察餐饮项目,最终决定将云南草帽石锅鱼项目引入宣城。”周强告诉记者,几年来,他们依靠政策的扶持和不懈的努力,已经基本站稳了脚跟,除了目前正在营业的国购广场店和芜湖湾沚店,不久后位于市区万达的新店也将开业,共吸纳了近60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家乡已经成了一片投资的热土。

除了实体经济,宣城市电商创业一样发展的风起云涌。2017年,《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商宣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宣城市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商交易额每年高速增长。

电子商务的高度普及,有效接近了和市场的距离,宣城市具备了沿海开放城市同等的创业条件,这一点多年前外出打拼的人感受最深。从杭州返回宣城创业的陈珊告诉记者:“在杭州除了房租等成本方面的原因外,工作人员流动很大,我们团队商量后,一致决定把公司搬回宣城。”将公司搬回宣城后,陈珊的公司得到了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其引入了市青年创业园招商产业园中进行“孵化”。短短5年时间,陈珊的互联网鲜花销售公司每年的成交量已经达到了5000余万元,在天猫鲜花销售的花店中排名前10。

“在宣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我们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90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扩能增产。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新建的产业园就会投入使用。”宣城鸿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平说。任志平是宣州区狸桥镇人,大学毕业后,在合肥工作创业多年,2015年开始返乡创业。目前该公司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为国内外广大客户提供工业热处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

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以农民创业示范园建设、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为切入点,通过采取政策推动、小贷拉动、培训助动等有效措施全力护航。截止到2018年一季度,市人社部门面向农村创业培训1.5万人,为农村创业者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4亿元。首届“宣城工匠”评选、第一届“赢在宣城”大学生创业大赛、宣城市首届“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相继开展;一批批创业先进典型的表彰,激励着宣城创业者的热情;新闻媒体对创业政策、创富故事全面深入的报道,打动着创业者的心,烙刻着创业的印记……

新闻推荐

宁国开发区 全力支持产业“梯队型”发展

宁国讯近年来,宁国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产业生态,加快产业集聚,延展产业链条,由“单体型”向“梯队型”转变,推动产业转...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