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乡村“大喇叭”唱响法治“好声音”

宣城日报 2018-05-17 11:42 大字

近年来,宁国市努力探索乡村普法新途径,利用覆盖全市的乡村大喇叭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每天早中晚定时广播,有效解决了乡村法治宣传不便、村民学法困难等问题。如今,乡村大喇叭已成为该市农村普法的“好帮手”,农民学法的“好老师”。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法律维系社会,正义铸就和谐。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例……”上午9点,在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法治大喇叭”又传出了熟悉的声音,送来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每到这个点,75岁的陈志刚总会端出凳子坐在屋外细细聆听。“节目说的都是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可每件事都将一个法理说得明明白白,我们老百姓爱听,从中实实在在学习到了法律常识。”陈大爷说。

2017年年底,胡乐镇投入资金4万元,在霞乡村20个村民组安装了“法治大喇叭”,并在村委会设置广播站,配备法治播报员定时定点进行播放。如何利用好“法治大喇叭”,让农村群众在空闲之余、劳作之时学习法律,彻底扫除农村普法盲角。此前,胡乐镇开展了充分的调研,该镇组织专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法治大喇叭”的播放时段、播放栏目、农民需求等内容进行了询问,向村民收集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掌握了村民希望了解的法律知识、感兴趣的播放栏目以及播放时段等。

根据调研,胡乐镇确定大喇叭以法治宣传为重点,宣传内容涵盖婚姻法、继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常用法律法规,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和维权渠道、国家相关政策等。“法治大喇叭”播放的内容由镇各普法部门报送至胡乐司法所,司法所负责整理审核,确保内容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该镇在“法治大喇叭”的播放形式上,采用了老年人、青壮年喜欢的法治戏曲、法治歌曲形式,针对青少年,则以感兴趣的法治故事呈现。此外,“法治大喇叭”还通过开设法律知识有奖竞答和邀请村民播报等方式,不断增强与村民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作息时间,一天分三个时段推送,让每个村民都能在合适的时间收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村民在路上走、干着活就能听得到,不经意间就学习到了法律知识。”霞乡村周成睦说,如今村里人人都是“喇叭粉”,大喇叭传出的好声音,唱响了乡村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法律意识。

胡乐镇利用“法治大喇叭”进行乡村普法宣传,是宁国市创新形式开展农村法治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据了解,“法治大喇叭”村村通建设工作是该市2018年度法治文化建设重点扶持项目。实施以来,该市按照试点启动阶段、组织推广阶段、验收总结阶段,分步推广实施该项工作。根据目标要求,到2018年年底,宁国市要实现“法治大喇叭”村村通,各行政村均有固定法治播放员、固定播放时间、有特色法治广播栏目,以“法治大喇叭”传递法治好声音,消除农村普法工作盲区。截至目前,宁国市102个村,目前已有51个村安装使用“法治大喇叭”,剩余乡村拟在今年11月底前实现全覆盖。

“现阶段农村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为主,这类人群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新兴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参与民主法治建设意识不强。农村,依然是我们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宁国市司法局副局长李晖表示,“法治大喇叭”就是针对农村法治建设短板进行的创新工作模式,“法治大喇叭”发挥了无线广播平民性、大众化优势,填补偏远农村、“三留守”人员普法工作空白,提升了广大农村村民的法治观念,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农村普法工作人员不足、经费欠缺、效果欠佳等现状。

新闻推荐

“我正哭得不行时,谢大姐拎着装钱袋子走过来”

失主感谢环卫工谢大姐本报讯(记者吴洋)5月13日13:40许,宣城市宁国市环卫工谢为秀在清扫津河西路龙潭巷大街时,发现了八沓...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