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养薄葬 生态治丧
自2016年以来,宁国市启动新一轮殡葬改革,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改革,在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观念的同时,科学规划殡葬设施布局,着力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
3月22日,在宁国宁墩镇宁墩村红家坞组,因病不幸离世的陈爱琴老人的骨灰,在亲友的奉送下顺利入葬新建成的村级生态公墓,成为该公墓建成以来的首位入葬人员,也为该村殡葬改革工作的推动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将骨灰安葬在公墓,不仅祭拜起来更环保、更安全,最重要的是不浪费耕地,我们亲属都比较开明,也很赞同。原先的空墓穴我们也准备拆除掉,尽量支持政府和村里的工作。”望着眼前环境如公园般优美、整洁的生态公墓,逝世老人的女儿、51岁的村民潘巧云说道。
该公墓位于宁墩村南侧,是一座占地近13亩,由三村合建的生态公墓,整个项目投资100余万元。墓区四周山色翠微,林木葱郁,环境幽宁。内部规划合理,干净整洁,管理房、焚烧池、停车位等配套设施都已完工,进园道路硬化也即将结束,完全具备了骨灰安葬条件。
“我们这个中心公墓不仅可以向相邻的3个村提供966个普通墓穴和40个树葬位,还将引导群众开展壁龛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法,总共可提供2000多个墓穴。这个达到全省一流水准的村级生态公墓,不仅方便了群众祭拜,而且节约了大量土地。”宁墩村党总支书记范根苗介绍。
宁国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人均耕地不足0.6亩。自1998年11月1日,该市首次实行殡葬改革工作以来,积极推动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该市遗体火化率已连续19年保持了100%的目标,在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农村坟墓滥建、骨灰乱葬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该市在深入基层调研、外出学习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6年在全市上下开展了以“乱埋乱葬”专项整治工作为重点的“二次”殡葬改革工作,按照“五年三步走”的步骤,计划到2020年底,全市惠民殡葬政策覆盖率、遗体火化率、骨灰集中安葬率将实现三个100%目标,并采取迁移、深埋后复耕复绿等措施,全面完成全市范围内旧坟综合治理工作。
“此次殡葬改革的节地成效非常明显。”宁国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利用科工作人员介绍:“常规自建的单孔墓穴尺寸为3米×4米,加上祭拜台,最少占用农地15平方米,而公墓墓穴尺寸通常为单穴1.5平方米,双穴2.5平方米,根据当前新建公墓墓穴数量以及宣城市人口死亡率6.7‰测算,未来五年内,此次殡葬改革将节约农用地两千亩”。
在广泛宣传动员,厚养薄葬、文明治丧、文明祭扫、节俭环保的殡葬新理念渐入人心的同时,该市还强化执法保障力度,对旧坟翻新、新建活人墓等乱埋乱葬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拆除违法建造活人墓30余起,综合治理乱埋乱葬集中点20多处,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配合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自二次殡葬改革开始,宁国对当地户籍居民死亡火化后的骨灰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和集中安葬引导。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集中原则,该市在前期已建45处乡村公益性公墓的基础上,计划年内完成新建乡村公益性生态公墓87处,实现乡村公墓全覆盖,共可提供墓穴6万多个。目前,已有13处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有67处完成征地、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
同时,该市加大对生态葬资金扶持力度,仅2017年该市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公墓建设补助标准,按每亩4万元的标准,对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以奖代补。对新增骨灰进入公墓集中安葬的,给予1000元的奖励;对自愿将公路、铁路、高速沿线等有碍观瞻的旧坟,迁移到公墓集中安葬的,给予单穴1500元,双穴2000元的奖励;对采取深埋、绿化等工程措施的,给予200元补助,有力地保障二次殡葬改革的顺利推进。
正如宁国市市长何田所说,“作为安徽省殡葬改革试点县(市)之一的宁国,认真借鉴各地绿色殡葬经验,把建设生态型墓园的先进理念,贯穿于公墓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大力倡导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安葬形式,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今年全省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9例 远超去年同期,其中4天实现3例
宁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国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