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基层党支部吹响组织建设“集合号”

宣城日报 2018-03-30 15:02 大字

围绕抓实基层支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宁国市委牢牢扭住基层党支部这个重点,抓好党支部制度建设这个关键,让党支部吹响“集合号”,当好“小郎中”、用好“处方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

顺势建好“党小组”,激活基层党支部的“神经末梢”。宁国除了城郊村和乡镇中心村以外,大多数村的村域面积大,党小组党员人数多、党员居住分散、老龄党员多、党员流动频繁,党小组无阵地、活动开展难成为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痛点”,创新党小组设置已成为抓实基层支部的必须。该市霞西镇党委率先破题,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内活动开展、有利于联系服务群众、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打破原简单按地域划分党小组的设置常规,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常居地、党员人数、从业状况,将原来的33个党小组增加到44个,每个党小组人数降到15人左右,实现了党员管理半径缩小,老中青、流动党员的合理分布。并按照有党的标识、有远教网络、有党报党刊、有联系困难户的“四有”要求,定点定标建好党小组活动室,在党小组长或者组织员家中建成“党小组之家”,严格落实党小组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志愿服务、走访联系、议事协商、民主评议,把“党小组之家”建成党员教育基地、议事参政场所、服务群众之家。宁墩镇党委通过建立“党员电教播放中心户”,依托中心户党员建立“党小组之家”,促使党小组会议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应势推行“网格化”,疏通基层党支部的“毛细血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宁国市积极顺应新时代党支部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将支部党员划在网格内,实行“网格化”管理,既加强了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也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该市青龙乡针对农村有职党员联组不联户、无职党员联户不联心的“两联两不联”窘境,将全乡99个村民组划分为56个网格,使每名党员都有了自己“责任田”。同时,该市严格执行网格党员工作台账制度,通过记录完善《党员日常走访登记表》《联系对象登记表》《群众意见建议登记表》三张表单,详细记录工作开展情况。推过网格化管理后,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锤炼了党性党风,落实了民生福祉。该市还要求网格党员要结合“党员活动日”做好政策宣传、决策咨询、科技普及和活动组织,使每名党员成为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南极乡党委在网格党员管理中探索出“微祝福、微提醒、微党课、微承诺、微心愿、微积分”“六微”工作法,使得网格党员的管理更加入细入微,更加从严从紧。

乘势推开“积分制”,强化基层党支部的“中枢神经”。党支部在管理、教育、监督党员的过程中难免“狠不下心”“下不了手”,“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度成为基层党员普遍之状态。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国市从强基层党支部的“中枢神经”功能和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抓起,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党支部责任,全面推开“积分制”。以“积分制”为基础,通过“红黄榜”“告诫制”,激励党员在引领发展、服务惠民中作表率、当先锋。该市方塘乡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组织活动难、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差发挥作用难、农村党员“凭印象、看面子、顾感情”考核评议难的“三难”状况,探索推行“党员奉献积分制”,党员积分包括日常积分、增加积分、扣减积分三部分,日常积分突出党员日常管理和履职情况,包括参加“三会一课”、缴纳党费、承诺践诺等情况;增加积分主要评价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方面办实事、做好事情况;扣减分主要针对党员违纪违法、侵害群众利益、搞封建迷信或歪风邪气、扰乱村庄秩序等情况。同时,规范积分考评办法、搭建党员奉献平台、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实现了基层党支部评有“标尺”。梅林镇党委通过建立“积分制”,加强了从合格党员到违纪党员“中间状态”的管理,树立了基层党支部的权威,使全镇党员呈现出积极争创的良好氛围。(胡正平)

新闻推荐

政府透明度 合肥居较大城市NO.1 社科院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

社科院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