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奋力实现“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目标特约记者 胡起

宣城日报 2017-09-26 01:05 大字

中鼎工业园全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宣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宁国市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五大战略”、“四换四驱”不动摇,主动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取得了率先小康、生态文明、人民幸福的崭新业绩,并奋力向“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2016年,宁国市生产总值25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6171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3.4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1.3%;固定资产投资335.3亿元,财政收入41.4亿元;“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排名跃升至第68位,“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排名保持第4位。

把率先小康作为第一目标——

以实干创实绩,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全省首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入围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港口园区获评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园区,五年引进市外资金总量位居宣城市前列,跻身“2016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10位。

持续开展基地建设主题年活动,打造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千亿首位产业,培育司尔特循环经济、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食品5个百亿主导产业,构建“1+5+N”的现代产业体系。2016年,战新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359.1亿元,完成税收13.5亿元,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24%和119.5%。

强力实施“上市驱动”战略,支持企业轻资产运营、裂变式发展,并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拥有A股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新四板”挂牌企业10家,累计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120亿元。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证券化率达到243.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5.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的“宁国板块”。

紧抓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机遇,在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和运用PPP模式,PPP合作走在全省前列。首批共推出8个项目工程包,总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估算投资达19.71亿元的城北新城综合开发项目,成功入围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把生态文明作为第一品牌——

以共赢促共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县域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以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试点市(县),以及全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县)为契机,建成了一批基础性、民本性、带动性项目,跻身国家生态市、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围绕新一轮城市总规获批,大力实施城市征迁拆违、新建改建市政道路和城市公园,成功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建了18个省级中心村,培育了65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常态化,“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治理典型做法在全省交流。与此同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深度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大黄山国家公园”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速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57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风景名胜区1家,并先后获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摄影创作基地、长三角自驾游十强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

把人民幸福作为第一追求——

以民生聚民心,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青龙湾通用机场投入试运营,宁宣、宁绩、宁千高速以及新港大道、滨江大道建成通车,完成省道改造工程160公里、“村村通”延伸工程600公里,新长途汽车站建成使用,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休闲渔业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市、国家山核桃生物产业基地、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市、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五年累计投入资金47.5亿元,高质量完成33项省定、12项市定民生工程,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先进县市。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卫生、计生、文化、民政、档案等始终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再次跻身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位列2015年全省县市公众安全感测评第一名,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

2016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701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6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16元。

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以先行争先进,转型发展深入推进

以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着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百企升级”行动,分计划遴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分层次予以培养扶持。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高科技成果,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一批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7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6家。

依托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显著的企业研发平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引进落户科创团队11个,积极支持中鼎集团积极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龙晟公司积极创建省级石墨烯材料重点实验室。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通过政府自建、嫁接引进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等形式,相继建设了省级耐磨材料检测中心、宁国赛宝实验室、宁国华测检测等公共创新平台,积极规划建设“宁国智谷”。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社会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全省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公交运营体制、城市环卫体制、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圆满完成。深入推进普惠制金融试点,成功创建安徽省金融生态县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审批事项由428项精简到94项,顺利通过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评估验收。

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责任——

以党建强党风,政治生态全面优化

出台《关于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二十条意见》、《党的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党建工作常态调度制度,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教育等,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党建“动车组”、社区党建“同心圆”、非公党建“红房子”、机关党建“先锋队”四大工程,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鼎集团党委、亚夏公司党委等先进典型,“智慧党建”、“一平台两中心”工作全省领先。

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培养力度,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市委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六五”普法圆满完成,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升。不断强化“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十条”,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工作,违规建房、超标办公用房、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得到纠正,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四风”积弊得到整治,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新闻推荐

一点一滴做业务 一心一意谋发展——宁国农商银行方塘支行党支部事迹简介

宁国农商银行方塘支行党支部事迹简介

宁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国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