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夫妇32年捐资助学21万 合肥一对老人默默资助全国120名贫困生

江淮晨报 2017-09-14 07:38 大字

[摘要]合肥一对老人默默资助全国120名贫困生

→两位老人的捐款票据有很多。

晨报讯“黄爷爷,葛奶奶,很想你们。我在学校挺好的,我会努力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9月12日,家住蜀山区井岗镇井岗园区的黄先明、葛惠珍夫妇收到一封来自宁国的信件,写信者是老两口资助的贫困学生。

老两口今年80岁,他们生活清苦,却用省下的每一分钱,发放了126笔助学金,圆了120位贫寒学子的求学梦,总额达到213200元。这一段助学路,他们默默走了32年。

生活清苦,却爱心助学32年

从1985年开始,黄先明、葛惠珍夫妇就开始用自己一点点攒下来的钱帮助全国各地从未谋面的贫困孩子,让他们都可以踏入学校,安心完成学业。

1999年,黄先明、葛惠珍夫妇退休后,他们把退休金“一分为二”:一份用作家庭生活开支,一份作为捐资助学的“基金”。两位老人生活清苦,每顿饭两样小菜,身上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继续穿,一张床单上有十多个补丁,这些年,老两口几乎都不买新衣服了,“年纪大了,不冻着就行。”朴实的老人把心思都放在了助学上。

由于两位老人向贫困学生捐款助学的次数太多了,有很多事情,他们自己都记不清了。只有家里保存的“捐资助学”证书和荣誉奖杯,以及一张张捐款的票据见证了夫妻俩捐资助学的爱心。

虽然老人资助了120位贫寒学子,却只有两张和受助者的合照,其他都未曾谋面,更多的是通过信件联系。

看着孩子成才,一切付出值得了

看着孩子们考上理想的学校或者即将毕业,夫妻俩都会倍感欣慰。面对孩子们的感谢之情,老两口最常回复的话就是“你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现在,老两口还是每天坚持看报纸、看电视,只要看到媒体上刊登救助信息,老两口便会马上想方设法将他们的“爱心”传递到别人手中。看着老两口过得如此辛苦,却拿出这么多的钱去助学,也有一些人不解,“你们这样帮助不认识的人图什么呢?”对此,他们说,“能用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去帮助孩子成才,这样就已经足够。”

不过,黄先明、葛惠珍夫妇也发现,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很多,仅靠他们的力量远远不够。“现在我们经常把了解到的情况讲给身边人,让他们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晨报记者张琳琳文/摄通讯员张玉银葛宜年刘亚萍

新闻推荐

宁国市三项举措助推就业创业

宁国讯(崔光宝)今年以来,宁国市通过“送、扶、引”三项举措,为失业人员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积极推进政策落地、技能扶持和引导居民创业,促进了失业人员稳定就业、成功创业。“送岗”家门口。优先援...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