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美丽城市 领航绿色发展——宣城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创建成果斐然

宣城日报 2017-09-01 23:14 大字

青山、碧水、绿地,这是宣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不懈追求。绿色、环保、生态,这是宣城市打造优质生态环境的目标定位。

多年来,宣城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宣城样板”。

如今,宣城市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宣城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局面。

生态文明体制进一步完善

根据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宣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论证。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规划》,作为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统领。4月18日,《规划》上报省环保厅和环保部备案,成为安徽省首个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前期工作的地级市。制定了《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规划的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大力推进《规划》实施。

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环境损害后果的责任追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了2014年、2015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是全省3个率先开展试点市县之一。在全省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先后对宁国、广德政府主要负责人开展离任审计。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制定了“1+6”河长制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结合宣城实际,创新开展了“林长制”工作。大力推进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环境信息公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形成了“一证式”固定源排污管理体系,严格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境信息公开率100%。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大气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1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AQI)81.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三。PM10较2015年下降9.3%,下降幅度全省排名第六,列入年度计划中的466个重点整治项目全部完成。

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7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1个地下水水质达到考核要求。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宣城市先后组织实施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三线四边绿化提升行动等一系列国土绿化工程,全市有林地面积6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8.03%。多年以来,宣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一直为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点物种保护,开展封山育林、定点投食、有害生物监控防治工作,建立长期巡视制度,加大对森林火灾的巡查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大学生莫忘农村“大舞台”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宁国市计划招聘1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村任职。同时,面向高校毕业生实施招募社区工作者、农村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计划(本...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