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不求文凭 胡适爱打牌 梁思成林徽因一起筑梦大师级留学生 相当有范儿
陈寅恪不求文凭 胡适爱打牌 梁思成林徽因一起筑梦 陈寅恪胡适季羡林林徽因梁思成游学那些事儿②
辛亥革命后,曾掀起一阵热火朝天的留学热。在当时的年轻人看来,出国读书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做梦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季羡林曾说:“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
当时留学并未大众化,只有少数家境优渥或资质好的学生才有机会出国留学。留学的方式一般有两种:自费和公费。比较热门的留学国家有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苏联等。
这些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心态去大洋彼岸留学的年轻人,学成后,大多数会选择回国,到大学去做教授,或是到政府机构做官。相关数据统计,晚清和民国大约有20万留洋学生,回国率超过90%。
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旧学与新学激烈碰撞,中学与西学融会贯通的时代。这股留学潮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既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民国海归人才辈出、群星闪耀,涌现了像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季羡林等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也有徐志摩、林徽因、鲁迅、林语堂等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
民国的留学生活是怎样的?有没有精彩的聚会联谊?忙碌充实的旅行日程?考试前的紧张忐忑?
1
陈寅恪:不求文凭,但求学问
民国时,有一位学者在国外留学多年,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视文凭、学位证明为废纸,甚至主动放弃博士学位。这个人,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出身名门世家,家学渊源深厚。1902年,13岁的陈寅恪以自费生的身份奔赴日本留学。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他先后在德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著名学府留学。
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兼及印度哲学与佛学。在德国时,还曾进入过柏林大学研究梵文。
第二次留学德国时,陈寅恪得到当时江西省教育司的公费资助。但是,正值时局动荡,资助时有时无,难以保障。陈家的家境也日益衰弱,难以为继。陈寅恪在生活上节衣缩食,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
陈寅恪的三女儿陈美延回忆说:“经济来源断绝,父亲仍坚持学习。每天一早买少量最便宜的面包,即去图书馆度过一天,常常整日没正式进餐。”
在这段留德的清苦求学生涯里,陈寅恪留下的读书笔记多达64本,其中涉及20多种文字。可见,他平日里有多么刻苦和用功。
爱看书之人,素来也特别爱买书,陈寅恪也不例外。他刚到美国留学时,曾花重金采购图书,主张书要大购、多购、全购。
有一次,陈寅恪要学习世界史,将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剑桥近代史》《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外史》等几十册书籍成套地买回来,细细翻读。
受陈寅恪影响,好友吴宓后来也买了一套19巨册的各家注释汇编本《莎士比亚全集》。
正因为爱读书、爱学习,陈寅恪拥有的都是真才实学。他与另一位读书楷模俞大维并称为“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
清华大学在1925年创办国学研究院时,吴宓向梁启超介绍了陈寅恪。梁启超十分赏识陈寅恪,推荐他到国学研究院任职。
当时,清华的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陈寅恪是哪一国的博士?”梁启超答道:“他既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又问:“那他有没有公开发表的著作?”梁启超回答:“也没有。”
曹云祥叹了口气说:“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发表过的好的著作,这就很难让他进来任教了。”
梁启超听了,大发雷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
随后,梁启超将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几位教过陈寅恪的教授对陈寅恪的赞誉告诉曹云祥。曹云祥才自省,自己的推断太过武断,立即决定聘请陈寅恪。
后来,陈寅恪的侄子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没有在国外取得学位。陈寅恪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具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2
胡适:手账达人,沉迷打牌
胡适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早年获得庚子赔款资助,于1910年-1917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
在美留学时,胡适特别爱记日记。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个手账达人。
他不仅将生活中打牌、戒烟、上课、游玩等琐碎小事悉数记录,还会写下自己的文学主张和思想演变,甚至还会做剪报,将喜欢的相关文字材料剪下来贴在日记上。
曾有出版社出版过一套《胡适留学日记手稿本》,收录了胡适自打20岁到美国,在7年求学时光里写下的日记手稿,多达17卷。
其中,手稿第一卷,日期从1911年1月30日开始,到当年10月30日,共收录日记270篇,几乎每天都有记录。开个脑洞想想,若胡适生活在现代,肯定会每天都在朋友圈刷屏,怒刷存在感。
日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胡适。他不再是书本里高高在上的大师,也有过一段拖延症严重、贪玩收不住的“废柴”时光。
前些年,有网友截取了《胡适留学日记》的部分在网上传播,一度十分火爆。在日记中,胡适是这样记录的:
7月2日(星期日)
读《马太福音》八章至九章。作书寄李辛白。天热不能作事,打牌消遣。
7月3日(星一)
有休宁人金雨衣者,留学威士康星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电科,已毕业,今日旅行过此,偶于餐馆中遇之,因与偕访仲藩。十二时送之登车。今日天气百一十度。打牌。
7月5日(星三)
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
7月6日(星四)
暑期学校第一日,化学(八时至一时)。打牌。
7月7日(星五)
上课。打牌。
7月8日(星六)
无事。打牌。天稍稍凉矣。
……
经过统计,几乎整个7月,胡适都在打牌。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原来胡适也有这么“接地气”的一面,跟我们迷恋打游戏也差不多嘛。
对打牌这个爱好,胡适说过这样一句话:“英国的国戏是板球,美国的国戏是棒球,日本的国戏是相扑,中国的国戏自然是麻将了。”
其实,读了《胡适留学日记》全书,就能知道,打牌只是胡适日常生活中偶尔的消遣。
9月初,他与友人“相约不复打牌”,从此将牌瘾戒掉,一改堕落的生活作风。之后的大部分时间,胡适都在认真读书,刻苦钻研。
跟陈寅恪一样,胡适也是出了名的爱读书。除专业课外,他还特别爱看中西方小说戏剧和中国传统诗词,阅读范围也相当广泛。
在《胡适留学日记》中,记载了胡适读过狄更斯的《双城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大仲马的《侠隐记》(即《三个火枪手》),司各特的《尼格尔的家产》等西方文学名著。中国传统诗词则涉及过《古诗十九首》《王临川集》《陶渊明诗》《谢康乐诗》《杜诗》《诗经》等经典。
胡适在日记中记录下的读书笔记,虽然字数很少,却很有自己的见解,观点锋芒毕露。
读《哈姆雷特》,他认为:“Hamlet真是佳构,然亦有瑕疵。”
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他感慨:“此书情节殊不佳,且有甚支离之处。然佳句好词亦颇多,正如吾国之《西厢记》,徒以文传者也。”
读《麦克白》,他发出疑问:“此书为萧氏(胡适译莎士比亚为萧思璧)名著,然余读之,初不见其好处,何也。”
3
季羡林:留德十年,邂逅情缘
季羡林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大师,他的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很厉害,能读、能写、能说,可以看懂俄文和法文,甚至还擅长小众的吐火罗文。在他精通的众多语言中,很多门语言都是在德国留学的10年里学会的。
1934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做了一名国文教员。当时,留学热弥漫全国,季羡林也迫切地想出国去长长见识:“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地传入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
在当时,富商、高官、显宦等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通过自费的方式出国。而季羡林家道中落,支付不起他出国的费用。
第二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十分幸运,报名应考,被哥廷根大学录取,得以到那里去主修梵文、巴利文等,辅学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
在德国求学期间,季羡林与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伊姆加德有过一段真挚的感情。一台打印机,是他们情感连接的桥梁。
1937年时,风华正茂的季羡林着手准备撰写博士论文。在将论文上交给教授批阅前,必须将其打印出来。季羡林一时犯了难,因为他没有碰过打字机,根本就不会操作。
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伊姆加德前来探访。她告诉季羡林,因为父亲的工厂淘汰了一部打字机,她刚好想练习打字,可以帮助他完成论文。后来,季羡林在德国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伊姆加德打印的。
在多年的相处中,一来一往之间,两人暗生情愫。可季羡林在国内是有家庭的,他不想背叛家庭,伤害无辜的妻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犹豫和挣扎,1945年,季羡林学成后,决定放弃这段感情,回国归家。
可是,人毕竟是感情动物。他在日记中表达过自己的不舍和遗憾:“吃过晚饭,7点半到迈耶家去,同伊姆加德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的人,不配爱她这样美丽的女孩子。”
10年留德生涯,给季羡林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回忆。步入晚年后,他以一本《留德十年》记录下了所思所感。
在书中,季羡林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感慨道:“我常对人说,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十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四千个日日夜夜。”
4
林徽因、梁思成:学霸情侣,一起筑梦
1920年,林徽因只有16岁,父亲带着她去欧洲“见世面”。
他们在英国伦敦租住房子,生活了一年多。当时的房东是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受其影响,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以后要攻读建筑学。
林徽因曾说:“我跟随我父亲周游了欧洲,旅行时我第一次萌发了学习建筑学的梦想,西方古典的辉煌壮丽激励着我。”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林徽因与她的丈夫梁思成,是因建筑而走近的。
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回忆说:“当我父亲第一次去拜访我母亲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父亲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我母亲告诉他,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父亲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林徽因与梁思成于1924年一起到美国求学,双双进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可是,这所学校的建筑系当时并不招收女生,林徽因退而求其次,注册了美术系。
还好,当时的美术系和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而且梁思成又正好修的是建筑系,可以帮她看看课表啊,选选课啊,十分便利。所以,林徽因利用空闲时间,又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继续为自己的建筑梦而努力。
林徽因天资聪颖,再加上早年的出国游历经历,视野相当开阔。在美留学的时候,她参加大学生圣诞卡设计竞赛,用点彩技法画了一幅圣母像,色调复古,人物造型生动,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去该校的档案馆,还能找得到这幅绘画作品。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梁思成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图书馆藏书十分丰厚,再加上梁思成学的是建筑学,所以,他每天在学校的日常基本雷打不动:泡馆、看书、画图。
这位学霸还有点不解风情,频频拒绝林徽因的出游邀约。
有一天,林徽因画了美美的妆,特地换了一身好看的衣服,去梁思成的画室,约他跟中国的小伙伴们一块出去郊游。
梁思成滔滔不绝地跟林徽因说起他最近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万般无奈,林徽因试探地问他:“你可不可以跟我们一起出去郊游?我都跟大家打过赌了,叫不动你,我可没面子。”
梁思成居然不为所动地说:“我还是不去了,这个图还没画好呢。”林徽因虽然有些无奈,却也欣赏他对学术的执著。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束校园“爱情长跑”,修成正果,正式结为夫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陈荷
新闻推荐
宁国讯宁国市汪溪街道集镇八字路口两侧,经常有流动商贩摆摊设点,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交通出行及市容市貌。汪溪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结合文明创建“五乱整治”工作,“疏堵结合”有效改善了集镇脏乱差现...
宁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国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