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图强 砥砺前行——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纪实
■韩超刚黄翠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自2000年设立至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路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传承创新“基因”,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将园区建设发展推向深入,逐步驶入了县域经济发展领先轨道。
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宁国智谷”
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强。近年来,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把创新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科技要优势、向创新要动力,向成果转化要市场,以科技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深入实施“百企升级”行动计划,多措并举引导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力促园企双转,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宁国经开区在公共创新平台方面加速推进,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实验室宁国分中心及省级耐磨铸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深圳华测橡塑密封件产业检验检测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实现了密封元器件、电子元器件、高端机械基础件三大主导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全覆盖。同时,按照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标准,投资1000万元建设集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运营、众创空间、企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集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先进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为一体的“宁国智谷”。此外,成功引进了中国网库、武汉网来云商等工业电商平台,与中科院物理所成功签订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组建工作正在进行中。
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工业设计中心2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2家。
深耕创新土壤铸就品牌高地
为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竞争力,宁国经开区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商标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软实力,立足细分市场,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目前,园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安徽省著名商标47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中鼎集团入选“全球非轮胎橡胶行业50强”(第19位),“全国橡胶制品行业10强”(第1位)、“中国汽车工业30强排行榜”(第24位),聚隆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保隆气门嘴与平衡块、欧凯油封与气封、裕华风电等新型电容、东波紧固件等一批中小企业产品销量位居细分市场前列。“鼎湖”、“凤形”、“司尔特”、“詹氏”等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积极申报“全国核心基础零部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2016年度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以26.57亿元的品牌价值,成功入围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宁国经开区把企业放在创新发展首要位置,瞄准行业最前沿,抢占产业制高点,从“跟跑者”迈向“领跑者”。2016年,中鼎集团、保隆汽配先后承担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及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中鼎集团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鼎密封件公司荣获“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凤形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司尔特荣获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双津实业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海伟电子入选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聚隆传动、中鼎密封件入围2016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企业。
进军两个市场迸发创新活力
宁国经开区始终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依托龙头企业“资本+技术+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并购经济,进军国际、国内产业链两个市场,初步形成“一个上市企业建成一个园区,一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态势。
2016年,以中鼎集团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注重调整战略布局,或进军海外市场,主动收购境外行业优质企业,或主动攀大附强,勇攀高枝,推动兼并重组。中鼎集团累计斥资40亿元用于全球并购,先后收购美国COOPER、德国KACO、WEGU、AMK及法国FM、TFH公司等13家海外企业,形成了以宁国为总部,跨越欧、亚、美三洲跨国战略布局,涵盖了汽车、办公、家电、军工、航空、航天等橡塑零部件全产业链。
凤形股份收购无锡雄伟精工,跨界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聚隆科技投资4亿元建设工业园,通过设立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积极引入与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上下游相关的配套企业,打造减速离合器全产业链;随着司尔特循环经济园启动建设,司尔特以宁国为总部的“一‘国\’三州”(宁国、贵州、亳州、宣州)的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亚新科公司被机械工业500强企业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将全面开启新的征程。
引进高端人才奏响发展强音
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今年,宁国经开区先后赴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致力打造人才高地。
2014年以来,注册落户开发区的创新团队共有8个,分布于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领域,集聚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带来专利技术近百项。其中,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的新型纤维状储能器件纳入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获得国家3087万资金扶持、省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华成金研程国华团队进入省重点扶持团队目录,获批省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基本形成了“引进一个团队,突破一项技术,创建一家企业,催生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开发区共有中科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36人。宁国龙晟柔性储能材料科技公司引进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上海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创新团队后,两年陆续引进15名博士来宣城市合力科研攻关,形成了人才集聚的“葡萄效应”。
释放政策红利营造投资福地
制造业的飞跃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所释放的红利。近年来,宁国市先后出台了《宁国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宁国市2016年科技创新奖励扶持政策》、《宁国市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试行)》、《宁国市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意见》、《宁国市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及"1+1+5"政策扶持体系。在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下,开发区从财政、税收、金融、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对研发投入、创新团队、孵化器、创新载体的扶持力度。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排了2000万元注入产业引导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初创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团队发展,2016年兑现各类企业奖补资金2.05亿元。全区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6.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
同时,为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宁国经开区不断瘦身政府权力清单,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推进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机制,建立一站式帮办服务大厅,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把投资环境等高对接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园区招商引资机构的“去行政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打造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新闻推荐
宁国讯(储涵特约记者高鹏)“好险!要不是你们反应快,我这几十万就没有了!”8月12日,当失主汪女士见银行卡内被骗走的45万元又失而复得后,感激地对宁国刑侦民警赞谢道。8月11日晚8时许,一名女子惊慌失措地...
宁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国,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