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忙考古 宣城城区道路施工时挖出宋代古井当地将制订方案原址保护

新安晚报 2021-09-07 09:55 大字

城区道路施工,在路中间挖到一口古井,正是很多老宣城人都知道的三眼井。据文物专家判断,三眼井是宋代古井,历史悠久。多年前因为旧城改造,被掩埋在地下。被挖出后,井水依然清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宣城市城建集团了解到,当地计划对三眼井进行原址保护,但由于古井位于道路中间,已与文物和交警部门商讨保护方案。

被掩埋多年古井重见天日

9月6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宣城市区锦城北路实验小学路段,一处路面因施工被挖开,一个“窨井”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周围放置了四个锥形筒、盖了两层盖子、上面还用石头压住。“那里就是几天前挖出来的三眼井。”附近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几天前,该路段进行地下雨污管道分流施工时,挖到了一口被掩埋在地下的水井。“那就是三眼井,我们以前都是从那个井里打水。”住在附近的一位90岁的老奶奶告诉记者,她年轻时,三眼井就是附近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那个井水,夏天冰凉,冬天还有点热,从来都不会干。”老人告诉记者,后来家家户户装了自来水,用井水的人就少了,几年前,由于这一片老城区改造,三眼井被埋在了地下。但三眼井已经成为老宣城地名的代表,在古井附近就有一家“三眼井药房”。

“以前这一片一共有五个井,从一眼井到五眼井。”研究宣城古城文化的奚本金老人对记者说。在他编著的介绍宣城古城文化的《宛陵名胜考》一书中写道:相传,宣城宋代出了状元,状元回乡,宣城的知府大人每天要到状元行宫朝拜,时间一长状元嫌烦,令家丁把状元靴子放在堂上,叫知府向靴子朝拜。于是知府大人遍访风水先生,在迎恩街中心乌龟背上打井治死了乌龟地(宣城古城形如鳌龟,有“乌龟宝地”之说),免得宣城再出大官,知府受气。这口井就是现在的“三眼井”,其实是在一块石板上钻了三个孔。

井水依然清澈将原址保护

负责宣城市区北门老城改造的宣城市城建集团,已经对老城区发现的别士桥、乐成桥等多处文物实施了保护。古井被挖出来后,该集团请文物专家进行了判断,确定就是三眼井,随后请有资质的单位制定了保护方案。

工作人员打开临时盖上的井盖,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三眼井的井口较小,但井内空间较大,直径大约有2米。据介绍,经初步测量,井深大约有6米。虽然被掩埋地下多年,但三眼井当年井口用井盖盖上,井内并没有被泥沙填实,井水距离井口并不远,借助手电筒的灯光,可以清楚地看到井壁上排列整齐的砖石。

“刚挖出来的时候,还有人用木桶吊了水起来,水还清得很。”附近居民说。

三眼井位于宣城市区锦城北路的道路中间,经现场测量,井口距离近一些的道路东侧边沿约有2.9米,若进行原址保护,会占据大幅的路面,影响交通。9月6日上午,宣城市城建集团邀请文物和交警部门现场查看,并商讨保护方案。“三眼井历史比较悠久,方志上有记载,初步判断是宋代的井。”宣城市文物管理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会对井进行测绘,将根据井内砖的砌筑方式进行准确断代,三眼井将被原址保护,文物部门将全程参与。

宣城市城建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计划对三眼井进行原址保护,经过和文物、交警部门商讨,将制订更细致的方案,确保不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曹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答案“拍照即得”

手机一拍,答案就来。近年来,拍照搜题App成为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引流工具。“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使得不少学生群体对其产生...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