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纪念日前一天夫妻敲定遗体捐献

新安晚报 2020-08-04 10:09 大字

本报讯樊泽民和方礼芹夫妻俩在结婚纪念日的前一天签下了遗体及器官捐献志愿书。虽然多年前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是樊泽民的帮扶对象唐人柏老人。72岁的唐人柏为捐献器官,劝了家人多年终于获得同意,今年正式签下了捐献志愿书。

7月31日下午,樊泽民和方礼芹夫妻俩来到了宣州区红十字会,在结婚18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他们在这里郑重签下了遗体及器官捐献志愿书。而让这对夫妻作出这样一个重要决定的人,是一位72岁的老人。

在宣州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樊泽民,2016年起成为宣州区水阳镇惠民村贫困户唐人柏的帮扶联系人。今年72岁的唐人柏家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项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帮扶下,于2016年成功脱贫。这几年来,樊泽民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唐人柏老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老人从来没有向我提过过分的要求,总是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自己的日子肯定没有现在好。”在樊泽民的眼里,唐人柏老人有着一颗感恩之心。

今年上半年,唐人柏老人告诉樊泽民,自己想捐献器官,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捐。“我当时有点惊讶,农村老人都比较传统,很少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当时还笑着和他说,捐献器官没有补助。老人说,‘我知道,我不要钱。’”樊泽民告诉记者。

其实,唐人柏老人在5年前就有了捐献器官的想法。“我当时在新闻里看到有人捐献器官帮助了生病的人,我觉得特别好。”唐人柏老人昨天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就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但家人反对。“为什么拖了这好几年?我这几年都在劝我的家里人。”

老人的坚持终于获得了家人的理解。6月23日,唐人柏老人签下器官捐献志愿书,这深深地触动了樊泽民。

“我们夫妻俩曾经说过要捐献,但是一直没有正式决定。看到唐老签了志愿书,我回家和爱人说了之后,她同意了。如果没有唐老,我们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正式决定。”樊泽民说,他们将捐献的意愿和正在上高中的双胞胎女儿说了之后,他们都支持爸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也要捐献。

得知樊泽民夫妻俩也签订了捐献的志愿书,唐人柏老人动情地说,“谢谢他们,他们是好人。”吴舒婷冯颖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

新闻推荐

赶 会 场 ● 王延林

“赶会场",这个特定的词组好像就是我们江南水乡这一带所独有的,在北方,乃至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叫“赶集&rdqu...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