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扶贫项目“保驾护航”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侧记 吴舒婷

今日宣州 2020-06-15 07:14 大字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坚持立足于宣州区特色资源禀赋,突出稻渔综合种养和家禽养殖等特色种养优势,着眼补齐扶贫短板,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推进“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持续推进农业产业扶贫行动,扶贫成效稳步提升,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初夏时节,走进水阳镇吴村村,蓝天白云映衬下,圩埂背河一面错落有致的村庄格外醒目,村庄前遍布着或大或小的池塘,远远望去,水天合一的景色净收眼底,这里早已不见“贫困村"的影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劳的水乡人,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河蟹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家住吴村村东旭组的贫困户叶全华家也不例外,门前6亩水塘的成蟹养殖,是他家今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天早上五点钟不到,叶全华就起床了。

“放水、喂食、田间管理……"叶全华一天到晚都“扑"在了他的6亩成蟹塘。今年,是叶全华第一年养成蟹,所以,他要格外细心照料这些“宝贝疙瘩",希望年底有个好收成。

“叶师傅,又在忙啊!成蟹养得怎么样啊?产业扶贫的资金收到了吧?"6月9日下午3点钟,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副主任唐静和同事来到叶全华的家中,了解产业到户项目落实及打卡发放情况。

“到啦,发到卡上了!谢谢你们的关心。"见到唐静等人的到来,叶全华从水塘边迎了过来。

“今年,我家享受了3000元产业扶贫补贴。村里为我们贫困户开展了成蟹养殖技术培训,就在昨天,村里还派人来我家蟹塘给予现场指导,让我养蟹更有信心了!我会继续努力,做到脱贫不返贫,还要致富呢。"对于未来的养蟹之路,叶全华信心十足。

73岁的叶全华多年来一直从事蟹苗养殖,是养殖蟹苗的老专家了。今年,有着商业头脑的叶全华转变养殖思路,从养蟹苗转为养成蟹。“成蟹养殖要比蟹苗养殖更讲究技术,管理上要更为细心。"叶全华表示,最初做这个决定时还有些担心,但是村里事事都考虑得周全,为他家送来了“资金"和技术,给他吃了“定心丸"。

“今年,我们村落实了产业扶贫到户项目35户,其中23户是水产养殖户。5月22日前,我村产业到户扶贫资金全部打卡发放到位。"吴村村扶贫专干曾庆红说道。

坐落在吴村村的金水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水产品苗种培育、成蟹养殖、水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2018年,区农业农村局结合该公司位于吴村的有利条件,为该公司实施了水产品暂养基地项目,增加村集体租金收入2万元;2019年,又实施了水产品生鲜加工项目,主要加工幼蟹养殖的副产品“二龄蟹",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租金收入3.54万元。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各村主导产业和优势,在宣州区13个贫困村设立了15个扶贫基地,通过充分发挥基地指导带领作用,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机制,通过订单收购、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也给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截至目前,实施三批特色种养业产业到户项目,共涉及贫困户6347户,其中自营发展类6228户,吸纳就业类172户,扶贫资金1309.83485万元;谋划并实施10个农业产业到村项目,涉及扶贫资金516.87万,各到村项目正陆续完成施工并积极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当前,共开展特色种养业技术集中培训班102期,培训贫困户4135户,入户培训贫困户2156户。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希望通过到村到户以及对基地项目的建设,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用勤劳的双手,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唐静说道。

新闻推荐

宣州区开展百日治超治抛专项行动

为持续做好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抛洒扬尘治理工作,宣州区自6月1日起开展为期100天的“百日联合治超治抛"专...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