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文夫妇:“没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做的!”

今日宣州 2020-06-01 00:45 大字

王宁林

巨大的厂房和秩序井然的生产车间,于蜿蜒水阳江相隔不远的水阳镇农民工创业园内,宣城市纳祥服饰有限公司坐落其中。十年前,唐传文和妻子唐雪红在家乡水阳,开创了属于他们的“服装王国"。注册资本750万,占地面积15亩,三幢独立厂房面积近10000平米,现有员工230余人。这是一家从事服装加工,口罩、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企业转产积极投身抗疫一线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新年过得非比寻常。农历大年三十,水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了纳祥服饰,想要寻求帮助。原来,受疫情影响,全镇急需口罩,唐传文听后,二话不说,大年初一,便从自家为数不多的口罩里拿出2000只送往当地政府,以解燃眉之急。可这2000只口罩仅仅是“杯水车薪",如何能够满足当地企业生产及周边群众生活所需?唐传文和妻子唐雪红商量后,决定拿出1000多万元的资金,购买口罩和防护服生产所需的全部设备,准备投入生产。

“其实没想那么多,当时大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和当地老百姓生活都需要口罩,我们正好是做服饰这块儿的,所以转产对我们来说,可能更容易一些。"就这样,正月初十左右,敢闯敢试的唐雪红先从短视频平台上自学,再将技术传授给公司的管理人员,最后由这十几名管理人员手把手教授其他员工……

这边生产技术逐步掌握,那边各项审批、购买原材料等也一并在加紧落实。

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公司迅速取得了医用口罩生产资格,转产创建口罩生产车间,组建多条KN95口罩生产线,并增设了防护服生产线。

“我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都是需要从江浙一带进货的,但是受疫情影响,各地管控很严,好在当时政府派出了工作人员驻扎在我们公司,随时帮我们协调好,开出通行证,这样才能顺利采购到我们所需的原料。"唐传文说道。

出口国外助力全球共同抗疫

随着原材料的逐步到位,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最高峰时,KN95口罩日产能可达5万只以上,防护服日产4-5万件。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缓解了防疫物资短缺的压力,给当地企业和老百姓撑起了“保护伞"。

后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海外市场的口罩、防护服依旧紧俏,唐传文又抓紧时间办理了出口证,以及其他出口所需的认证资格,纳祥生产的口罩和防护服开始进军全球市场,甚至多批次出口到欧美等其它国家和地区,用“中国制造"助力海外抗疫。

热心公益始终心系弱势群体

如果说,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是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那唐传文夫妇在平日里所做的,就是一股涓涓细流,不断“润泽"周边的弱势群体。

自企业成立后,唐传文便和妻子决定每年拿出一部分钱用于公益事业。每年元旦之际,公司便组织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送去生活上的物资;定期前往各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孩子们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2019年起,以“纳祥"为名,给当地教育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发放奖金;拿出20余万元资助水阳高级中学用于建设广场……这十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除此之外,纳祥服饰还积极吸纳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现有的工人中有十余人都是来自周边的贫困户。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公司每年都会给予这些家境相对困难的群体更多的帮助。刘桂兰是水阳的一户低保户,在纳祥服饰工作已有7、8年了。每月除了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低保金,还可以拿到相当可观的工资。“在这儿上班,公司给我们提供了食宿,基本生活上开支很小。每年年终的时候,除了该有的工资奖金外,公司还会额外地给我们一些补助,感觉很踏实。"刘桂兰乐呵呵地说道。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一路走来,公司获得了多项荣誉:2019年度宣州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20强";2018年度宣州区工业企业“新成长型10强";2018年度水阳镇“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等。然而,面对荣誉和外界各方的肯定,唐传文夫妇始终不矜不伐,谦虚道:“没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做的!如果有可能,我们会一直这么做下去的。"

新闻推荐

宣州区强力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

近期,宣州区强力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加强对2019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进...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