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农技 心怀为民真情 记黄渡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裴志军

今日宣州 2020-05-29 00:47 大字

叶婷婷

5月21日上午,天气晴朗,初夏的宣州区气温颇高,泛绿不久的水稻苗在微风中摇摆。在黄渡乡安莲村,贫困户胡孝义正满面愁容地蹲在自家稻田里。这时,沿着稻田边的小路驶来一辆“小电驴",车上的人戴着一顶黑色遮阳帽,胳膊下还夹着本书,远远朝着胡孝义喊道:“老胡,干什么呢?稻子有问题?"

胡孝义闻言惊喜地抬头:“裴站长,你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田里怎么有白苗?"

“裴站长"下了车,顾不上擦擦额上的汗便一头扎进稻田里研究起了“白苗"的情况。

一旁的胡孝义随后向笔者介绍起来,原来,“裴站长"名叫裴志军,是黄渡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站长,自1989年毕业回到家乡黄渡至今,他已经在黄渡乡从事农技工作31年,是名副其实的“老站长"了。

他是黄渡农技的“110"

“你要问起裴站长,咱们村里人都知道,种地的时候有什么不懂,问他准没错!"说起自家这几亩稻田,胡孝义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胡孝义是黄渡乡安莲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随着5月农时来临,因为资金问题迟迟没有买够稻种的他不得已向裴志军发出了求助信息,没想到5月7日,裴志军就带着稻种上了门。“裴站长不仅给我送来了16斤稻种,还时常来帮我看看稻子出苗的情况。这不,今天就碰上我在地里头看见白苗,正好请教他!"胡孝义笑着说道。

打电话问专家,上网查资料,现场给胡孝义解答了“白苗"的问题后,裴志军又马不停蹄地骑上电动车,赶往杨林村贫困户洪怀清家里,帮他解决稻田除草的难题。“洪怀清也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己很有志气,养了鸭,种了两亩水稻是他们家的口粮,可不能耽误农时。"裴志军说道。到了田里,他一眼看出稗子的种类,并向洪怀清详细介绍了该怎么除稗子,说着说着又叮嘱他记得给养殖的鸭子用药。

“咱们种地、养鸡养鸭遇到困难,只要找裴站长,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简直就是咱们农户种地的‘110’。"洪怀清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辛勤的汗水不仅得到了父老乡亲的赞赏,也得到了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肯定,2014年,裴志军便被宣州区政府授予宣州区农民满意乡镇农技员,随后又荣获2015-2016年度宣城市农委颁发的最美基层农技员称号。

他是扎根基层的“农艺师"

要做农技路上的“110",离不开深厚的职业素养。为了满足黄渡乡广大农民对农技服务的需求,裴志军在学习的路上一刻也没有停下。

“2012年,我取得了农艺师的资质,这不仅是对我专业知识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那时起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每天必须学习1小时农技专业知识,主要是专业书籍和网上学习。"裴志军介绍道,“同时我还有一份工作日志,把日常工作中给农户的指导结果或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下来,有不懂的可以集中起来请教上级农技部门的专家,这种实践中的学习对我很有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与实践让裴志军收获了喜人的成绩,自2013年起,他就陆续在《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和《科学种养》等专业杂志上发表《烟后稻育秧技术》、《对宣州区基层乡镇农业发展的思考》、《双晚稻田套种小麦栽培技术初探》等多篇农技文章。

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他将还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又运用到实践中去,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推广丰两优香一号水稻优良品种等工作,他的专业能力也进一步获得了农民们的认可,以“农艺师"的形象走进了黄渡乡广大农民们的心里。

他是致富路上的“特派员"

农技指导仅仅是裴志军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帮助购买生产资料并给农民“送货上门",也是他的“分内事"。但裴志军还不满足于此,到底种什么,才能致富?作为农业大乡的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裴志军可谓绞尽脑汁,和土地较上了劲,想帮着乡亲们从黄土地里挖出“金"来。

“除了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我还是区科技局的‘科技特派员’,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裴志军说道。

2019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在浙江金华已经非常成熟的芋头种植项目。在充分了解芋头种植相关知识后,裴志军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适合作为产业扶贫村的安莲村。于是由他筹划,在区菜篮子办的牵头下,芋头种植这个新兴产业在安莲村落了户。

“我们先带着农户去金华参观了芋头种植产业的情况,农户都非常感兴趣,项目马上就能上马,我就赶紧通过请教专家、翻看专业书籍,整理了一整套黄渡乡芋头种植技术规程,供咱们本地农户种植芋头参考。"裴志军自豪地说道,“这个是为咱们本地种植量身打造的,实用性很高。"

今年正月安莲村正式启动芋头种植项目后,为了帮助村民解决芋头除草问题,裴志军又忙碌了一个月,跑遍市场购买各种药剂,一个个配比调试,最终拿出了一套安全的用药方案。“芋头是新作物,大家都没种过,拿不准该怎么用药,能帮大家试出来一个合适的方案,让农户顺利地把芋头种好,我也就放心了。"裴志军说道。据悉,目前安莲村的芋头种植项目已经带动11户农户,共种植198亩,平均每亩田预计收获4000至5000斤,将为村集体增加约7万余元的收入。

沐浴着初夏的微风,黄渡乡的广袤农田里绿意正浓,而这位来自黄渡乡的“裴站长"裤管沾满泥土、心中满是真情,与广大农民们一起扎根于基层,以青春和汗水浇灌出了农技服务路上的累累硕果,也浇灌出了这片农业热土上勤劳致富的无限希望。

新闻推荐

向阳街道多举措筑牢防汛安全墙

主汛期将至,向阳街道坚持“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制定方案、完善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和应急队...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