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旬贫困户的心愿 为感恩欲将遗体献给国家
陈莉 文 刘芳芳 图
刘宏尧(中)郑重签下捐献志愿书
1月14日早上,家住水阳镇惠丰村桥头组的脱贫户刘宏尧心情有些激动。六点不到,刘老就已经起床开始打扫卫生、收拾小院,默默地等待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来。
“今天,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九点半,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着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来到老人家。在确认了各项信息后,老人拿着笔,郑重地签订了遗体、眼角膜、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这是宣州区2020年首例贫困户签订遗体、眼角膜、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今年72岁的刘宏尧是一个精神奕奕的小老头。笔者问及老人签订这份捐献意向书的初衷时,老人坚定地说道:“我享受了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无以为报,我想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也算是作了点贡献。"
曾经,刘宏尧也是村里的名人。改革开放后,敢拼敢干的刘宏尧开过酒厂、油厂,是当地的致富能手。凭着勤劳肯干的精神,1993年,刘宏尧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两层小洋楼,惹得村里人十分羡慕。
天不遂人愿。1996年,刘宏尧发现22岁的大儿子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疾病,无法务工。2年后,小儿子刘飞云也被发现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疾病。一边是需要治疗照顾的两个儿子,一边是日渐衰老的老俩口,曾经富裕的家庭慢慢变得拮据。
2014年,刘宏尧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各项帮扶政策,日子也算过得顺心些。刘宏尧读过书,识得字,平常也爱读书、看报和看新闻。一次偶尔的机会,刘宏尧看到了有关器官捐献的新闻,捐献的种子就在他心里萌芽。
2019年,刘宏尧老伴因为甲状腺问题住院治疗。出院结算时,老伴甲状腺治疗花费了近10000元,因为享受贫困户健康脱贫政策,最后只花了2000元不到。而他本人的老毛病支气管炎住院治疗花费了3000多元,最后也只花费300多元。
“这件事坚定了我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决心!"他把想法告诉了他的帮扶干部王宣,王宣主动帮他联系了区红十字会,详细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流程,帮助刘老顺利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的登记。
刘宏尧日常会跟小儿子刘飞云开玩笑说,人死如灯灭,垒一堆土坟浪费土地不说,死后的丧事还要花费精力、财力,十分麻烦。儿子听了总是默不作声。当刘宏尧把捐献遗体器官的决定告诉刘飞云时,他万万没想到,小儿子竟然说:“做点好事是应该的,等我到了那一天,我也要捐献遗体和器官。"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他心中最纯朴的想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已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自愿加入到器官遗体捐献的行列,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人生,让生命得到延续和升华。据悉,自2012年以来,宣州区共有35人完成捐献,72人志愿签订捐献志愿书。
新闻推荐
宣州讯宣州区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工作初见成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共转办宣州区45件信访件...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