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凡:电商圆了创业梦
■ 本报记者刘刚
一位残疾青年通过电商平台,每年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产值100多万元,把家乡的土特产销到了全国各地。他的名字叫汪凡。
“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平台,设计包装和接单收款都是我一个人负责,父母亲就帮助我收购和包装农产品。 ”1月8日,记者在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鸽子山村见到了汪凡,他坐着轮椅,艰难地挪向货架,清点年糕、腊肉、木耳、香菇等农特产品。 “马上要过年了,这几天年糕特别好卖,每天要卖300多斤。 ”说完,他又挪到办公桌前,打开网站查看即时订单,然后拨打手机和客户交流。
汪凡今年29岁,他告诉记者,2013年从合肥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去大连从事汽车修理工作,2016年又到芜湖某汽车制造厂工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1月,他在回宣城老家的路上发生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毫无知觉。 “我在医院里整整治疗十个月,当我得知这辈子再也无法站起来的时候,我痛哭了整整一周。 ”汪凡说,从医院回到家后,他坐在轮椅上思考了很久,父母亲老了,不能总是依靠他们养活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头脑和手还是正常的,一定要自己创业补贴家用。
“我父亲长期在镇里卖猪肉,每年冬季他都会做一些腊肉、香肠在当地销售,很多去外地打工的村民都会让父亲快递给他们。 ”汪凡对记者说,当时他就有了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念头,父母亲很支持他,给他买了电脑、手机,建了一个小仓库。
2018年1月,汪凡在网上开办网店,主要卖腊肉、鸡蛋、木耳、年糕等当地特产。网店开通了,但运营却是一大难题。 “二十几秒的推广小视频,至少要拍摄半小时。 ”汪凡说,一个人拍摄,非常困难,比如拍摄土鸡蛋小视频,要先准备好食材、选好拍摄角度、固定好镜头、按下拍摄键后,赶紧让父母亲打鸡蛋、煎炒,断断续续拍摄五六次,才能成功。拍摄完毕后,还要做基本的剪辑,“现在十几分钟就能处理好的图片、视频,当时要反复处理好多次,花费几小时才能上传网店”。令汪凡欣慰的是,辛苦付出慢慢有了回报,2018年春节前的一个月,他销售出去腊肉、鸡蛋、年糕近千份订单。
“最困难的就是收购农产品,有时我就让父亲推着我去村民家里收货。 ”汪凡告诉记者,即使再难走的山路,他也要亲自登门查验货物,以确保农产品质量过关。2018年8月,汪凡在父亲的支持下在家里开设农村电商服务站。当年,电商服务站销售额近100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
一根网线,成就了汪凡,也给村民带来了便利。 “现在村民们都主动找汪凡卖农产品。 ”汪凡的父亲汪维忠向记者介绍,每天一大早,村民们就把前天晚上加工好的年糕、木耳、咸菜送过来,为了让村民放心,汪凡都是先给村民结账,然后再包装,通过自己的网店销售到全国各地。
“过去村民自己销售农产品,只能在当地卖,价格不高,收入较低。 ”汪凡说,他有了成熟的网店,就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多卖点。 2019年全年销售农产品产值180多万元。
“任何人创业都是艰苦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被困难压服,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即便是残疾人,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汪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质量追溯助农产品“放心消费” 全省3763套乡镇快检数据实时上传省平台;5600多家农企产品质量扫码可查
全省3763套乡镇快检数据实时上传省平台;5600多家农企产品质量扫码可查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