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小老蟹”带村民发笔小“横财”
本报讯“我平时在家挣不到什么钱,年纪大了又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好了,厂就在村里,这么近就能上班挣钱,多好啊。”60多岁的潘金花一边剥着蟹壳一边对记者说。潘金花是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吴村村民,大儿子去世了,小儿子要照顾她老两口,家里条件并不好。老人最近在家门口的螃蟹食品加工厂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挣1600块钱下下,这对她和老伴儿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个食品加工厂,是韩传宝于2019年初开建的,目前还在试生产阶段,主要收购“小老蟹”进行初加工,生产蟹柳、蟹膏、蟹黄等产品。厂里有四五十位工人,大部分是附近的村民,招聘进厂之后会进行专门培训,生产车间也都有严格的卫生要求。
对于什么是“小老蟹”,韩传宝告诉记者,在养殖蟹苗时会出现一些早熟的螃蟹,个头比普通成年螃蟹小很多,但又不会再长大,而且会威胁蟹苗生存。养殖户每年在蟹苗销售时都会将“小老蟹”清理出来。“以前‘小老蟹’不值钱没人要,只能便宜卖给别人做饲料。”韩传宝说,其实“小老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并不输成年蟹。
由于不能像成年蟹一样销售,“小老蟹”的价格并不稳定,“有的年份只卖7、8块钱一斤,蟹农们只能贱卖。我们厂里收的价格比较稳定,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不会低,主要是为了保障养殖户的利益。”韩传宝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昨天从水阳镇水产站了解到,水阳镇是“中国幼蟹之乡”,目前幼蟹养殖面积近4万亩,每年的“小老蟹”产量有300万斤左右,但当地上规模的食品加工厂少,产业链体系并不完善,“小老蟹”的价值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韩传宝告诉记者,正式投产后,他的厂将是水阳镇规模最大的螃蟹食品加工厂,初加工的蟹黄、蟹柳、蟹膏等产品会卖给下游的深加工企业,用于生产蟹黄酱、蟹油等产品,这些产品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都比较高。韩传宝也计划在厂里生产深加工的螃蟹食品,挖掘“小老蟹”的价值,以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
新闻推荐
宣州讯近日,安徽省委讲师团授予全省88个单位“第三批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称号。宣州区双桥街道办事处及...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