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发展机遇 聚力打造美好生活聚集地 访双桥街道党委书记赵流海

今日宣州 2019-12-04 00:37 大字

陈莉 文/图

近年来,双桥街道围绕“工业为主、多元并进"的发展思路,借助区位优势和市区东向发展的契机,依托宣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努力打造工贸聚集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不断推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新桥羽绒有限公司是一家羽绒加工企业。该企业年羽绒加工量约为2万吨,今年前三季度企业生产总值突破5亿元,预计年底前能实现7亿元的总产值。作为一家规上工业加工企业,安徽新桥羽绒有限公司的落户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也为双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近年来,双桥街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产业,目前境内共有173家企业入驻。

新闻中心:赵书记,您好!我们知道,近年来市区加速东向发展,相继在双桥周边落成宣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宣州工业园(东区),给双桥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那么今年双桥街道的总体经济发展情况怎样,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得如何?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双桥党委书记赵流海: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双桥街道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大格局,创大事业。依托“一园一区"“三城三地",前三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127.9%,进出口总额3503万美元,同比增长267.96%,固定资产投资2.97亿元,同比增长20.2%。

二是以大服务,引大项目。前三季度,共引进并落户项目4个,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0.05%,利用省外资金3.1亿元。6个项目录入全区重点项目库;在“双百攻坚"期间,签约落户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1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个,现均已开工建设。

三是以大征迁,推大发展。确保市政重点项目和工程顺利推进,完成项目数12个,征迁房屋65户,面积23155平方,征地640亩。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了陵阳路二期、环城七标、宛陵路、阳德路、城东安置区、杨家咀节制闸等重大市政项目征迁工作,为双桥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动力。

新闻中心:距离年底仅剩一个月的时间,对照全年的目标任务,双桥街道还存在哪些差距?

赵流海:主要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占比偏低。全年财税任务目标3380万元,尽管前三季度已完成财税收入3165万元,但税、费收入占比不平衡;二是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相对乏力,同比增长15.07%,增速放缓;三是“高、战、新"企业不多,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新闻中心:造成目前差距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赵流海:一是主体税源流失。因宣城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税收制度改革,街道税源流失严重,总部经济、运输业、砂石建材等成为税收主要来源,税源基础相对薄弱。

二是规上企业退出。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宾利智能家居、海福润粮油等规上企业将陆续搬离我辖区,工业企业总数减少,且“高、战、新"产业培育周期长,跟不上调整变化。

三是投资速度放缓。目前我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1个,其中今年新增项目3个。由于大部分项目已顺利投产,进入销售盈利阶段,企业重点精力转移至生产销售,后续追加投资速度放缓。

新闻中心: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双桥街道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将采取哪些补短板措施,来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

赵流海:一是全力以赴保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咬定全年目标,牢固树立“目标导向、责任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工作调度,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年度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是坚定不移抓项目。大力实施“三个一批"方针,紧盯方翔时代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抓进度、紧跟宣城建材交易中心等一批招商项目抓落地、紧追年产10000吨沪申新材料等一批项目信息抓储备。

三是迎难而上补短板。紧盯税收占比偏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乏力和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较少等经济指标短板,培植主体税源。加大高战新企业招商力度,厚植基础,打造双桥经济社会新一轮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赵流海接受采访

安徽新桥羽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闻推荐

宣州区积极开展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活动

宣州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职工免受作业过程中危害因素的伤害,达到保护职工健康的目的,近期,宣...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