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村:“一村一品”兴产业

今日宣州 2019-11-18 00:45 大字

兰天云汪宁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在新田镇赵村,一些有关宣木瓜的古话广为流传。这里因气候、降雨量、光照等环境优势,拥有宣木瓜种植生产的诸多有利条件。在当地人眼里,宣木瓜与赵村是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近日,赵村凭借宣木瓜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消息在全镇传开,村民们倍感振奋。

品牌影响再推广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站在山头,放眼脚下几十亩木瓜地,赵村村涂湾村民组的种植大户林斗山感慨万千。植根于这片土地十几年,林斗山对宣木瓜充满了感情,十年前,他东奔西走,让小有名气的宣木瓜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十年后,当宣木瓜再一次走进全国的视野,林斗山对赵村的这项产业又多了一份信心。

“宣木瓜在我们村发展快20年喽!"林斗山感慨道。2002年,赵村以退耕还林为契机走上宣木瓜发展之路,林斗山是第一批响应号召的农户,一直以来他勤勤恳恳,收入比过去种水稻时翻了几番。

随着政策全面铺开,宣木瓜在赵村的发展小有起色,种植队伍不断壮大,种植水平不断提升。日趋成熟的宣木瓜发展态势让种植户们甚是欣喜,但闭塞的市场也让他们对宣木瓜的前景充满了忧虑。

“当时只有星星点点的广告牌分布于赵村的山头,宣木瓜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林斗山告诉笔者,尽管有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光环,但宣木瓜的宣传力度跟不上,品牌推广遇到很大阻力,相当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没什么加工企业,只有一个药材厂向农户收购原材料,效益很低。"看着长势喜人的宣木瓜无人问津,林斗山深感惋惜。

“还得在宣传上打开突破口。"2008年,林斗山通过努力成功邀请到上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宣木瓜第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这是一个好的开头!"林斗山兴奋地告诉笔者,此后,越来越多的宣木瓜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如今,仅中药材加工厂就有十余家,加工厂与农户合作,带动农户一步步实现着脱贫致富的梦想,宣木瓜的品牌形象得到质的提升。

产业发展再发力

“宣木瓜一身是宝,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说起宣木瓜的好处,赵村村党总支书记邹仕凯滔滔不绝。

宣木瓜的这些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宣城市宣海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宣木瓜制成的木瓜酒、木瓜干、药材等产品琳琅满目,令人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宣木瓜竟然有这么多的功能。

“宣海棠"是赵村引进的第一家宣木瓜生产制作企业,也是宣木瓜发展遇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过去,传统手工作坊是赵村宣木瓜生产制作的主要方式,家家户户将自家成熟的果实切片晒干,制作成药材运往集市去卖,利润很低。“宣海棠"的出现,让专业化的生产机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一改过去产量低、产品粗糙等问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老百姓将成熟的果实直接提供给生产企业,节约了劳力成本,也提高了运营效率,实现双赢。"邹仕凯说。

“宣海棠"主要对宣木瓜进行果脯、果酒和中药材的深加工,目前厂里有4个生产车间、2条生产线,宣木瓜的生产加工初具规模。“一村一品"的最新消息传来,也更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念:“我们厂正在与合工大宣城校区展开合作,研发宣木瓜的sod蜜成分,发掘其在美容养颜产品上的用途。"宣海棠基地负责人杨德清告诉笔者,未来,宣木瓜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一村一品"促发展

翻开村档案记录簿,“一村一品"的发展之路势如破竹:2007年首次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继续加足马力,再一次入选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进一步巩固了十年前的成果;2019年,赵村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赵村获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进一步打响了宣木瓜的品牌。“当然开心啦,这是一份肯定也是一种动力。"从事宣木瓜中药材生产加工的曹琪发出的真挚感言,道出了广大农户的共同心声。邹仕凯告诉笔者,赵村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对带动生产厂家和种植大户的积极性、提升村镇知名度、增强镇村干部的决心信心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化企业化生产,从全村种植面积不足千亩到如今的2100亩,一季收入突破30万元,赵村在唱响宣木瓜品牌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坚定。“接下来,我们想进一步扩大生产线,培养更多的优秀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力量带动产业发展,在三产融合中促进农民增收。"邹仕凯表示,希望以这次“一村一品"为契机,助力宣木瓜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高铁建设提速

11月14日,商合杭高铁宣城段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实施单元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轨道精调等工序,离全线开通运营目标又近...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