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放管”力度 增强工作实效提升服务水平

今日宣州 2019-11-06 14:46 大字

宣州讯 为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宣州区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重点,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监管,着力服务企业,近年来,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放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认真学习贯彻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牢固树立加快项目审批、推进项目快速落地的责任意识,坚决贯彻执行“放管服"改革的各项政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印制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相关文件汇编》,通过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窗口和各相关单位发放,加强对乡镇政府、招商单位、园区及企业的宣传。二是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8次项目代办员培训和2次招商引资外出小分队培训,同时邀请招商引资单位参加项目技术评审会,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流程,明确正式受理环评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技术审查。在技术审查通过后,承诺环评报告的审批时间由法定的报告书60个工作日、报告表30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分别压缩至7个工作日和3个工作日(法定公示时间除外),落实环境影响登记表登记备案制度,助力宣州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环评中介机构管理,引导企业和当地招商部门、环评公司不断提升环评报告编制质量,主动推动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倡导借力上层智库、环保管家等中介机构,为宣州区项目环评出谋划策。五是实行“首问负责制",明确一个项目谁首先受理咨询,谁就跟踪到项目的开工建设,实现项目审批的全程服务和定期跟踪。六是推进项目并联审批、法定审批全程公开,做到并联审批和法定审批受理、审批前、审批结束后依法全面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增强工作实效,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主动为企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是积极帮助宣州区企业开展危险废物在线申报登记工作。截至10月底,全区共有41家工业企业、4家危废经营单位、46家医疗机构、2家实验室和22家机动车维修企业纳入了系统,并按时开展了申报登记工作。二是邀请省、市专家来宣州区举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班;三是不断加强资金支持。2017年以来,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12.3万元,用于支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54.6万元,用于企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建设,主要用于燃煤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业堆场整治和工业废气整治项目。四是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文件精神,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一切环境监测服务费。

创新环保服务方式,助推园区企业发展。指导宣州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聘请环保管家,为园区企业提供环境管理“保姆式"服务。一是环保管家会定期对园区企业开展环保自查,及时指出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二是指导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三是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更快通过环保验收,投入生产;四是强化领导干部园区送法活动,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科级干部开展送法日活动,确定每月5、15、25日为送法日,深入包片园区为企业提供咨询及服务。

做好统一监督管理,不搞“一刀切"。一是不对园区集中企业搞“一刀切",如对宣州区木材产业园环境问题,函告当地政府制定整改方案,逐步推进。二是不对涉及民生个体户搞“一刀切",如对五星乡鸭脚包传统产业,联合当地政府引导企业向洪林园区集中规划,做大做强,减少扰民。三是不对特色产业搞“一刀切",如对杨柳镇茶叶产业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当地政府联合茶叶协会以奖代补,统一整治;对环境问题较大的碳酸钙产业,提请区委、区政府统一整治,既提升产业层次,减少环境污染,又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四是不对“散乱污"企业整治搞“一刀切",分整治提升、搬迁入园、取缔关闭类型,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已排查“散乱污"企业150家,完成整改144家。

(赵万赛)

新闻推荐

老将回归“舍小家为国家”

为了备战1月初的东京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新一期中国男排于近日组建。除了64岁的老帅沈富麟再度出山执教外,在队员名单中,34...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