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摇篮的故事

今日宣州 2019-09-30 01:06 大字

陈莉

一个人生命中听到的最初的旋律,是母亲在摇篮边唱给我们的。今年57岁的张玉霞还记得小时候睡在摇篮里,妈妈在旁边一边哼着“哦哦来,哦哦来,小宝宝要睡觉觉来,哦哦来……"一边慢慢地摇着摇篮,自己在均匀地律动中缓缓入睡。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转眼摇篮里的小女婴变成了妈妈,又从妈妈变成奶奶。摇篮里睡过的娃娃也由张玉霞变成张玉霞的弟弟,张玉霞儿子、女儿,现在又是张玉霞的第二个小孙子。昏暗的灯光,有节奏的摇摆声,古老的催眠曲,仿佛只是一个旧梦。不变的是那个摇篮,一直安静地停留在房间里某个角落。

“这个摇篮是1952年我哥哥出生的时候,我外婆请村里的木匠打了送来的。"张玉霞回忆着摇篮的由来。上个世纪60年代,经济基础较差,女儿生了孩子,娘家人便要在宝宝12天的时候送上摇篮、抱被、小衣服等物件庆祝新生命的诞生。

摇篮,宣城土话叫“摇窝子"。字面意思大概便是可以摇摆的小窝。摇篮有一个木底架,架子放在地上可以左右摇摆,小娃娃放在摇篮里慢慢摇摆,听着妈妈哼着催眠曲,一会儿便甜甜地睡着了。

张玉霞家的摇篮底架是用桃木制作成的,在老一辈传统观念里,桃木可以辟邪。两头是倒井字型的结构,由两横两竖的木条连接而成。然后再由两边各二、中间上下各一的木条,将两头倒井字型结构的木架连接,做成上宽下窄,底板有块弧板的摇篮架子。最底下接近地面的那两块木头,劈成弧形的锅底状,以便放在地上可以左右摆动。

摇篮的上部分是用竹条编制而成的婴儿床,像个小船形状。有些婴儿床还会在床边固定两根拱形竹条,竹条可以转动,用来支撑蚊帐。把婴儿床放在摇篮架里,然后再往摇篮床里放入棉被,拉上小蚊帐,小宝宝在里面就能睡得安稳。要是小宝宝偶有哼哼唧唧的时候,只要轻轻推动一下摇篮,摇篮就会像不倒翁一样左右摆动,小宝宝也会在老式摇篮里,继续甜甜地睡去。

“当时为了打这个摇篮,我外婆自己找了上好的桃木做木底架,找了村里最好的木匠,最少打四五天才能打好,算是一个大物件了。"张玉霞说道。

而这一件庆祝哥哥出生的大物件,成了张玉霞生命中陪伴最久的老物件。张玉霞还记得小时没有人来抱,只能在摇篮里睡觉,靠母亲日日夜夜不停地摇。等张玉霞长大一些,弟弟妹妹们又接连着出生。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便落在张玉霞的身上。

“弟弟睡在摇篮里,我就在旁边摇,有时候看到村里的小伙伴们在门口玩,我就很着急,经常把摇篮重重地推几下就冲出去玩一会,再跑回来用力推一会再冲出去。"摇着摇着,大家都长大了。

1982年,张玉霞第一个孩子出世了。张玉霞妈妈便把这个摇篮当做月子礼送给了小外孙。张玉霞小时候摇摇篮的故事又循环上演,一代接着一代,母乳着儿,大揺着小,老护着幼,这样颠簸摇晃走来。在故乡的老屋檐下,漂泊着无数这样的小摇篮,她们慢慢地揺过——春秋岁月,人间温情。

2016年,张玉霞的儿媳徐景景生产了。虽然这种老式摇篮与现代家居格格不入,但新生命降生,张玉霞一家还是选择用这个老物件。徐景景对这个摇篮也十分喜欢,“老物件用得顺手,又没有用油漆什么的,用了安心!"

现如今,这个桃木做的摇篮底架没有丝毫破损,竹条编制的小摇篮倒是经过一番修补。“67年来,这个摇篮睡过3代13个人,以前做的东西真的特别耐用,还能接着用!"张玉霞说道,“或许若干年后,我们还会摇着这老旧的摇篮,给孙辈们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

新闻推荐

宣城二中:再谱华章桃李香

朱蔓妮50余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浪花飞溅的一瞬,然而对于宣城市第二中学来说,却是一次奋发图强的远航。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