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锋:将奉献进行到底
王香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宣州人,他平淡生活,朴实为人,他不善言辞,热心为民,每天奔跑在奉献于事业的道路上,却依然乐此不疲,他就是退伍老兵,环卫“精兵"徐开峰。
十九年的环卫情
每天凌晨5点,家住澄江新村的环卫工人徐开锋从睡梦中醒来,简单洗漱后,就着白开水,草草吃上两口早饭,再用饭盒装些前一天晚上吃剩的饭菜,迎着朝露,赶往距离宣城市区20多公里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开启忙碌的一天。
初见徐开峰时,他黝黑的脸庞始终绽放着的笑容,让这位1978年11月出生的汉子看上去特别有亲和力。
在泛着恶臭味的垃圾场里,徐开峰架着推土机,推平、压实一车车垃圾,一干就是一整天。在旁观者眼里,这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但是对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徐开峰而言,“为人民服务"是他铭记在心的宗旨,也是他从事环卫工作的初心,更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处理完200多吨垃圾已是中午12点30分,徐开峰将从家带来的饭菜用微波炉加热,快速吃起来。闲聊中他向我们回忆起自己曾走过的路:1996年12月正值青春年华时,应征远赴西藏山南军分区服役,在西藏度过3年军营生涯。1999年12月退役回到宣城后,2000年1月被安排到澄江街道办事处从事环卫工作,这一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他有了第一份工作,并且19年如一日坚守至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环卫工作的真实写照,处理场的工作更是如此,一年四季与垃圾打交道,身上始终充斥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夏季垃圾量倍增,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徐开峰告诉我们,2007年1月单位改制后,他被聘用在区环卫所垃圾填埋场任推土机驾驶员。2009年,又被调到离城十多公里的城南郊区垃圾场当推土机驾驶员。2010年该垃圾场封闭不用了,他和同伴们又转战到了离城20多公里的城西郊新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他说他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是充实,虽然辛苦,但是能带来成就感,“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不怕吃苦,就怕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带来幸福。"徐开峰笑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会的本领也不多,但是环卫工作让他找到了自信,无论是埋头于街道的环卫工还是扎根在垃圾处理场当推土机驾驶员,徐开峰兢兢业业,始终是同事公认的学习标兵。
“环卫工作虽然又脏又苦又累,但是能让千千万万城乡居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又何尝不是件幸福的事呢?"在垃圾场里,徐开峰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几百吨的生活垃圾推平、压实,有时倒垃圾的工人很随意,垃圾堆得高低不平,不好开推土机,他就下车用脚踩平再开机。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难,最难的是遇到雨天推土机“罢工",自己不得不冒雨钻到车下,躺在垃圾堆里维修机器。
知足方能常乐
作为一名党员,忙碌工作之余,徐开峰每天抽空通过“学习强国"“宣城先锋"“宣州先锋"等平台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他也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区第十三届党代表、市第四届党代表、省第十届党代表。不仅如此,徐开锋先后被评为感动宣城十佳人物、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背后写满了徐开峰的辛勤付出和超强耐力。无论是夏日里的汗流浃背,还是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都没有将他征服,从早到晚,从夏到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占地100余亩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处于两山洼之间,距离市区较远,放眼望去,山连山,人烟稀少,背后的山脉成了他遮阳避暑的好去处,看白鹭觅食是他解乏的好方法。“我是‘海陆空’型环卫工人,水里捞的、地上扫的、车下推的,什么都干过,也什么都会干。刚开始工资只有300多,现在能拿到3000多,多了近十倍,我非常知足了。"每当向身边人介绍起自己从事的环卫工作时,徐开峰常常这样自豪地说道。
从“橄榄绿"到“环卫蓝",徐开锋这名经部队大熔炉锻炼的老兵,一直保持一名军人的本色,在最脏最苦最累的环卫岗位上,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幸福宣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义务普法演绎最美“夕阳红” 记宣城市宣州区“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团长俞德忠
记宣城市宣州区“阳德之声”普法艺术团团长俞德忠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