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引擎助推新发展 —关于宣城市宣州区“双创”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江淮时报 2019-08-27 11:33 大字

宣城市宣州区政协马荣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是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支撑。宣州区委、区政府顺应发展大势,将“双创”工作纳入宣州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全区实际研究制定推进措施,积极搭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创业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营造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社会各界踊跃响应的良好氛围,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全民创业创新热潮。

一、宣城市宣州区“双创”工作面临主要问题

(一)全区“双创”领导机制有待完善。在“双创”工作中,由于缺乏统一领导机构,致使“双创”工作统筹力度不强。直接涉及“双创”业务职能委局,业务相互交叉,管理服务相联,由于缺乏协调机制,有时政出多门,造成“多龙治创”,影响“双创”成效。

(二)“双创”平台建设薄弱,孵化速度较慢。宣州区“双创”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除了已经运营的宣州科创中心,投入建成的智谷软件产业园,各种创新平台正在培育,双创平台整体建设还比较薄弱。由于缺乏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双创”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现有孵化器市场化程度不高。

(三)“双创”环境仍待改善,保障要素不充分。一是融资供给不足,“双创”主体融资渠道单一,在研发活动的中投占比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缺乏关键人才和技术等制约难题亟待破解。二是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创业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发布、中介服务等系统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健全,政策宣传和解释不及时、不到位。三是创业创新内生动力不足。不少自主创业者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企业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滞后,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四)“双创”氛围不够浓厚。目前,全区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度不够,“双创”氛围不够浓厚。一是社会缺乏创新创业文化,“双创”整体意识不强。媒体对创新创业活动宣传舆论引导不够,“双创”环境培育尚在初期。二是围绕“双创”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不多。低成本、公益性、开放共享的创业创新平台较少,媒体利用新介质对创新创业的推送传播不够,整体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二、助推宣城市宣州区“双创”工作几点建议

(一)建立联动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建议党委、政府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从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统筹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推进“双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统筹推进,建立部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动态监管等方面汇聚合力,齐心协力做好“双创”工作。

(二)完善载体功能,增强孵化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有利契机,强化“两区四园”双创核心区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区各类创业载体建设。二是借助“互联网+孵化器”,积极引进具有影响力的众创机构,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通过政府建设为主导、市场化机构运营,高标准建设商贸企业聚集区和微型企业孵化园。三是鼓励宣州科创中心、宣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专业化、高层次的管理团队,加强与民营资本合作,采取“创投+孵化”的发展模式,创新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的全过程创业服务;鼓励支持骨干企业创办高水平、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四是致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双创”服务队伍。通过对科技、人社等部门管理人员、创业载体运行机构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以高标准、专业化的服务吸引和集聚创新创业者。

(三)强化要素支撑,集聚“双创”资源。一是全面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在落实省市各项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等符合“双创”企业特点的各类投资基金,引导鼓励初创企业对接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及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探索设立大众创业公益众筹平台,借鉴先进地市做法,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免费发放创业创新券,支持企业购买创新资源,开展科技研发。二是构建全区统一高效的创新创业政策服务网络平台,将相关部门制定的“双创”扶持政策整合集成起来进行线上集中发布,开展交互式咨询服务。主动学习沪苏浙优质高效的政商环境,牢树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亲商氛围,依法尽责、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三是激励“双创”基地进一步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和建设水平,为广大创业者搭建宽广的服务平台。注重建立与国内外一线创业孵化品牌机构(如国内知名品牌腾讯空间、阿里众包平台等)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按市场化方式引进国内外一流双创品牌。

(四)加强宣传推介,激发“双创”活力。一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介作用,开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栏,加强对“双创”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适时报道创业创新先进事迹,树立创业创新典型人物,提高大众创业创新意识,激发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积极开展创业政策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高校等系列活动,让“双创”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凝聚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双创”的浓厚氛围。二是重点挖掘、传承、弘扬符合地方民情创业文化,通过组织参加“宣城宛陵科创城创新创业大赛”、“宣城市十佳创业女性 ‘双创’路演大赛”、“宣城市青年创业项目大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创客热情。三是鼓励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企业人才及农村科技人员等创新创业,通过组建由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培训和辅导活动,提高大众对创新创业认知程度,引导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新闻推荐

错把杭州当宣州

●王延林“呜——呜——",随着北京到温州的k101次列车的一声长鸣,妻子带着孙女在宣城火...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