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入画来 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述

今日宣州 2019-07-26 01:22 大字

5月5日,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结号吹响,一场“百日攻坚战"在宣州大地全面启动,并以排山倒海之势推进,迸发了活力,催生了巨变,广袤农村渐次展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园风光。

陈莉

百日攻坚刷新颜值

“没有治理前,这里虽然有个蓄水池,周边环境却不太好,不少地方还堆着垃圾。现在成了纳凉休息的好地方,环境很美。不少来皖南川藏线游玩的人,都要绕到我们这看一看哩!"

——周王镇净蓬村村民张大姐

“环境干净了,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自己啊!"

——朱桥乡浑水村83岁的老党员甘树才

仲夏时节,宣州大地“热"力四射,魅力无限。

走进“摇橹小镇"朱桥乡,薛塘河上荡起了摇橹,浑水村里建起了花园,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花影,好一派梦里水乡的婉约气质。

朱桥乡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摇橹小镇",成功实现了从破旧村庄到特色小镇的蝶变,让资源“再生",让乡村“复活"。

精彩不止于此。

炎炎夏日,周王镇净蓬村里却凉意十足。不少村民在村里的古树下乘凉,两三个妇人在蓄水池边洗衣服,聊家常。“没有治理前,这里虽然有个蓄水池,周边环境却不太好,不少地方还堆着垃圾。现在成了纳凉休息的好地方,环境很美。不少来皖南川藏线游玩的人,都要绕到我们这看一看哩!"7月20日,净蓬村蓄水池旁洗衣服的村民张大姐说道。

这一幅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背后,处处体现着宣州区委、区政府立足民生、改善环境的魄力和智慧。

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战役开始以来,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尽锐出战、克难攻坚,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全区重要民生、民心工程来抓,高规格成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主攻方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建机制、抓整治、强督导、补短板,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环境整治成效如何,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7月20日,全区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共清理积存垃圾7156吨、农业废弃物3929吨,清理乱堆放乱搭建3.75万户、废旧和非法广告牌2.44万个、无功能建筑11.14万平方米,清理沟塘1713条、消除黑臭水体992处。

“环境干净了,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自己啊!"朱桥乡浑水村83岁的老党员甘树才看着日渐整洁美丽的家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强练内功夯实基础

“项目达标后能有效改变污水无序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消灭村内黑臭水体。同时,厕污一体化处理的模式,将有效解决农村改厕中出现老百姓‘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的问题,节约建设资金。"

——寒亭镇天门村党总支书记郝桂香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

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上,张曙光副省长强调,“乡村振兴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

区委书记余宏汉在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也多次强调,要紧扣一张平面布局图、一张效果图、一份计划书的自然村建设规划要求,进一步调配和充实规划编制力量,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加快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宣州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时启动区域乡村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合理划分村庄类型,优化村庄布局。各乡镇根据村庄布点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

截止日前,宣州区严格按照“两图一表"的要求,投入450万元在全市率先启动1458个未建中心村和保留自然村规划编制,目前已编制完成1375个,计划本月底前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5月8日,在宣州区寒亭镇天门村委会,天门村委、宣城市中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共同签署了《生活污水处理EPC项目建设三方协议》。项目采取EPC模式,包含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安装、改厕及运营维护总承包,总投资8万元,改造户厕34座,建成后,每日收集处理天门村甲山村民组居民的各类生活污水量达到8吨。目前,该项目即将完工。

“项目达标后能有效改变污水无序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消灭村内黑臭水体。同时,厕污一体化处理的模式,将有效解决农村改厕中出现老百姓‘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的问题,节约建设资金。"天门村党总支书记郝桂香介绍说。

“百日攻坚"以来,宣州区从农村环境容量、经济承受能力等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和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15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其中4个完成主体工程建设;9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中,已完成招投标8个,本月底前将全面开工建设。

全员行动整治村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跃明

村庄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工程,是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典型示范向面上推开、从部分受益向普遍惠及转变的重要举措。

如何发动百姓主动参与到村庄整治工作中来?是摆在镇村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周王镇通过组织88名镇村干开展“夜访夜谈"活动,解决老百姓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疑问。88名镇村干部,分成7个走访小组,各小组根据各自联系村(社区)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镇135个村民组的走访任务,为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奠定基础。

狸桥镇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意积极性,注重小节点、小景点升化整治,培育“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美化门前院落环境,打造美丽庭院,以点带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双桥街道坚持突出党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为保障,以思想建设为抓手,以提升环境为核心,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向阳街道以“三动三真"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全力推动、党员干部带动、广大群众主动的力道和自觉,实现干部真抓、网格真包、资金真投的良好业态,全力打好整治“攻坚战"。形成了责任捆在一起、干群战在一起、网格连在一起、优劣比在一起的赶超氛围,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不只是“面子"上的事情,而是为老百姓带来根子上的实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跃明说道。

新闻推荐

鸽子山村:千亩荒山变桃园

徐文宣行走在宣州区洪林镇鸽子山,到处山花烂漫、树木葱茏。冯村水库边,道道梯田环山而上,引水沟壑纵横交错……...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