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卡“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宣城日报 2019-05-23 17:48 大字

入夏后,新一茬芦笋上市,刘其峰格外忙碌。看着长势良好的新笋,刘其峰喜从中来:“不出意外,这一拨又能有5万元的收益”。刘其峰种植了近30亩的芦笋,按照往年价格,今年有望创收30多万元。

刘其峰曾是宣州区养贤乡的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帮扶下种植芦笋。经过两年多的前期培育,芦笋产出稳定、收益明显。如今,刘其峰不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帮助下,更多村民加入到芦笋种植的行列中来。

外出打工发现创业“好项目”

几年前,刘其峰还是养贤乡大山庵村的立卡贫困户。为父亲治病,用尽家中积蓄,两个孩子上高中,更是一笔重大开销。很长时间,刘其峰一家的生活很拮据。

“没有学历、没有技术,身体还有残疾,也只能干些不费力的活。”虽然期望改变,但对于身无长技的刘其峰来说,脱贫致富谈何容易。刘其峰靠在外地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

2015年,刘其峰从上海回乡,在市区一家超市的果蔬部打零工。正是在此期间,刘其峰发现了芦笋带来的致富机会。

“之前买的人少,但最近几年芦笋忽然成了紧俏货。哪怕价格不菲,芦笋依旧是供不应求。”刘其峰查阅资料了解到,芦笋作为高营养蔬菜有着巨大市场。另一方面,芦笋种植虽然投入高、培育周期长,但是种植之后可以连续收获十多年,其间只需日常照料,无须再次种植,对于缺少劳动能力和资金的贫困户再合适不过。

“博一把,回家种芦笋。”刘其峰在心理悄悄谋划。

政策帮扶解决“初创难题”

创业项目找到了,真正动手实施时,一连串的问题又拦在了眼前——种植技术哪里学?创业资金怎么筹?刘其峰把苦恼告知养贤乡政府的帮扶干部,很快得到了回应。

乡里联系了宣州区农业部门,很快农技人员就与刘其峰取得了联系。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其峰定期参加政府组织的芦笋种植培训班,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学习;试植期间,宣州区农业部门还专门邀请浙江富阳的专家亲临基地进行指导,本地的农技人员也多次上门指导。在农业部门的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刘其峰熟练掌握了芦笋的种植技术。

技术难题成功解决的同时,创业资金也有了眉目。刘其峰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幸福贷”和“扶贫贷”,两笔累计15万元的贷款,让刘其峰有了启动资金。加上从亲朋处借来的钱,2017年,刘其峰流转了几十亩土地开始种植芦笋。

两年的培育期后,今年年初,刘其峰终于迎来了首茬芦笋的上市。短短两个多月,首茬芦笋就给刘其峰带来了5万多元的纯收入。

“芦笋市场需求量稳定,亩产出净利润可达一万多元,目前我种了三十亩,30万元的年收入应该不成问题。”刘其峰说。

不忘初心带领村民共致富

种植芦笋之初,刘其峰成立了芦笋种植家庭农场,并加入专业种植合作社,寻求技术帮扶的同时,更保证了芦笋的销路。

靠着种芦笋,刘其峰从“贫困户”一跃成为“致富能手”。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其他村民。如今,在刘其峰的带领下,大山庵村另有多位村民加入到芦笋种植队伍中来。

王国宾是刘其峰最早“带入行”的村民,去年底,他流转了35亩土地种植芦笋。对于王国宾这样的“新人”,刘其峰给予了技术上的细心帮扶。“技术上遇到什么问题,我总要向刘其峰求助。只要他有时间,他都会第一时间来到我这里给我帮助。”王国宾说。在刘其峰的带领和帮扶下,现在全村芦笋种植规模达到150多亩。

“在我创业之初,是政府给了帮助,现在找到了创收的门路,就要帮着其他村民共同致富。”刘其峰表示。

新闻推荐

宣城市宣州区政协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日前,宣城市宣州区政协召开“优化营商环境”资政会情况通报会,区政协主席鲍莎莎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