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需求 终于满意

宣城日报 2019-04-12 10:36 大字

前不久,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被评为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三八红旗集体”“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中心“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的持续改革进取、服务创新。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不断提速增效,创优营商环境,创新服务举措,受到了广泛好评。

优化流程:材料少了好评多了

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减少登记申请材料和“一网、一门、一次”等系列组合举措,优化服务流程。

为精简申请材料,该中心将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与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推进与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应用,减少重复提交材料、循环证明、证照等,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与此同时,中心开展申请材料专项整治,申请材料减少53%。

2018年9月3日,市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成功实施,实现了“进一个门,取一个号,提供一套资料”的高效服务机制。

“以前办证很麻烦,每次都要取3-5个号,来回跑好几个部门。”市民张健翔说,新模式实施,只需取一次号,交一套材料,还可以申请邮政免费速递服务,而且叫号系统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时取号。

去年年底,该中心再次优化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对外发布了《关于市级不动产登记再次提速的通告》,其中,企业抵押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换、补发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注销登记及时办结,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技术助力:信息化、规范化提升

通过信息技术让数据“跑”起来,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提速增效的“法宝”之一。

2016年以来,该中心先后投入626万元,开展存量数据整合、中心城区范围内补充权籍调查和历史地籍档案整理扫描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库。

此外,该中心邀请专家对宣城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进行论证,投入约410多万元加强平台运行的硬件设备、安全、存储、数据备份等方面保障和技术升级,提升不动产登记信息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积极与兄弟地市建立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异地备份机制,进一步保障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一系列打基础强服务的信息技术措施,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实现乡镇国土所便民服务点全覆盖的基础上,该中心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开通专线,结合银行业务实际开发建设抵押权登记子系统,将便民窗口延伸至银行乡镇服务网点。

据了解,目前在市本级,涉及不动产登记服务39项业务全部实现了网上通办。

心系群众:优化服务永远在路上

群众的需求,就是服务优化的方向。从在办事大厅设置免费邮政速递便民服务窗口,到将水务、燃气等业务窗口纳入办事大厅方便申请人办理过户手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多样化服务举措令不少市民倍感贴心。

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大厅专门开设了便民服务区,开辟了企业、军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全方位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微信公众平台还开发了在线取号系统,申请人在手机上就能方便的查询到不动产办事大厅排队等候的人数,减少大量的排队等候时间。

“我们还开通‘皖事通’App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功能,让群众切实体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的成果。”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狠抓窗口作风建设,创新便民服务举措,促进不动产登记各项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新闻推荐

花园村里的“四点半课堂” 免费为双职工带娃

花园村里的“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们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哈哈哈……”楼道里传来孩子的笑声伴着奔跑声。下午4时50...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