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财政全力支持宣城市实体经济发展

宣城日报 2019-04-04 15:24 大字

本报讯近年来,全市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揽子财税政策,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等多个角度给予企业政策支持,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此外,还制作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汇编》发放给企业,方便企业随时查阅。宣城市及时拨付财政奖补资金,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2018年,全市兑现奖补资金18.4亿元,其中兑现民营企业奖补资金17.38亿元。

发挥基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转变财政支持企业发展方式,宣城市设立了政府投资基金。截至2018年底,全市政府性投资基金总规模34.83亿元,到位资金19.28亿元,完成对50个项目和9个科创团队投资,累计投资总额14.87亿元,被投资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截至2018年底,宣城市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为53项,较上年末减少2项,年减轻企业负担3600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方面,自2015年至2018年底,宣城市降低全市企业社保费用支出4.28亿元。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企业发展。宣城市财政部门认真研究国家、省出台的政策,将宣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与中央、省投资方向有机融合,主动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业务处室的沟通联系,并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18年宣城市共争取上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8亿元。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宣城市实行财政奖励,对注册地在宣城市的新上市、挂牌企业,在省财政奖励的基础上,由纳税所在地政府按照规定再给予奖励。2016-2018年,市财政共兑现上市(挂牌)奖励资金150万元。市财政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注资,截至2018年底,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为26.65亿元,共为全市1.16万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将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新增的单户企业在保余额500万元以下融资担保业务全部纳入“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增强担保公司增信分险能力。

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等规定,综合评估各类社会资本的投标报价、专业资质、技术能力等,不设置歧视性条款。目前,宣城市共有33个、静态投资204亿元的项目按PPP模式实施。以开展税源调查、“四送一服”等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宣传财政扶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本报记者谭艺莹)

新闻推荐

万余扬子鳄户外沐春光

春天到了,国宝扬子鳄“睡醒”伸个懒腰、了,晒晒太阳。3月21日-26日,宣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500余条扬子鳄,结束冬眠...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