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郭浩大义捐献遗体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我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家住宣州区孙埠镇街道的郭浩老人常对家人如是说。1月16日,这位满怀感恩之情的老人,生命定格在75岁。家人遵循他生前嘱咐,将郭浩老人的遗体无偿捐献,用于国家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
一个坚定的抉择
在宣州区孙埠镇街道,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郭浩老人为人处事低调,做了一辈子的会计,也写得一手好字。街坊邻居遇上红白喜事,或者要写个材料证明什么的,都爱找他。捐献遗体的决定,郭浩老人早在12年前就做下了。
“我们坚决不同意!”2007年春季,当郭老第一次在家人面前提起遗体捐献的想法时,全家人发出一致反对的声音。在家人看来,死后入土为安是农村长期以来的习俗,捐献遗体于情实在无法接受。一个星期后,郭老又开始给儿子们打电话,让他们务必回家给他一个答复。“那天雨好大,我回到家裤脚都湿透了。”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大儿子郭宣宁至今记忆犹深,那个时候的他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坚决。
郭老坚定的态度让家人“被迫”同意了他的想法,因为大家明白,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2007年5月16日,家人终于同意,郭老在公证人面前填写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
2018年8月份,因“帕金森综合征”愈发严重,郭老住进了医院。当时意识不太清醒的他还念念不忘地对儿子说:“君子协议,君子协议……”
郭宣宁明白父亲是要求子女们要尊重他的遗愿,信守他们12年前的约定。
一封感人的遗嘱
今年1月16日凌晨4点10分,郭老因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家人们也记得郭老的千叮万嘱,当天早上8点,就立即联系了宣州区红十字会。18日凌晨6点20分,安医大接收站的车辆来到孙埠接走了郭老的遗体。
就在与安医大工作人员进行手续交接时,郭老12年前写下的遗嘱首次被家人看见——“在我死亡之后,亲朋好友免礼,不举行任何形式的仪式,在死亡后的第一时间由我委托的全权执行人通知捐献中心,中心可派车来接遗体,车费可在我遗产中支付……”隽秀的字体写尽了老人的坚定。
“看到父亲遗嘱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做对了。”郭宣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无愧于父亲的嘱托便是作为子女能为父亲做的最后一件事。原来,多年前,郭老就默默地将遗体捐献的事情全部安排好,并不希望给任何人带来不便。
据宣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2019年宣州区乃至全市的第1例遗体捐献。
郭浩老人,离我们而去,他无偿捐献遗体回报社会的大义之举,令人敬佩!
他是一位平凡的普通人,却常怀感恩之情,12年后如约履行,完成夙愿。这样一位老人,又是极为不平凡的!对个人“生命”要义,郭浩老人不仅放下传统观念,而且对“生命”做出自我定义的价值诠释,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尽个人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常言道,大爱无疆,郭浩老人的善行义举,折射出其个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树立起一座无言的道德丰碑!
郭浩老人走了,但他却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让大爱永存人间;爱润心田,这样的善行义举也会接力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敬波)记者从宣城市文物局了解到,位于“江南诗山”敬亭山南麓的广教寺遗址展示利用工程日前完工,展示区对外开放...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