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脉 重塑城市记忆

宣城日报 2018-12-17 11:30 大字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古韵悠悠的徽派花格窗,清新秀雅的江南砖石木雕……走进市区开元小区附近,极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即刻映入眼帘,一种穿越感瞬间扑面袭来。

再从空中俯瞰,古色古香的街区,与周边现代化的建筑相映成辉,呈现出古朴与时尚自然融合的崭新面貌。

这一派独特的风光,得益于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的强力推进;这一幅别样的图景,更离不开城市规划工作的提前谋划、一路领航。

近年来,市城乡规划局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摸清家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才能有的放矢。经各县市区认真普查,报市政府同意,首批722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性建筑名录已于2015年底向社会公布,其中登记为文物保护单位284处、不可移动文物258处、历史建筑176处、其他4处。

2017年1月,第二批1399处保护性建筑普查名录公布,其中登记为文物保护单位164处、不可移动文物1180处、历史建筑54处。

通过开展普查、建档及名录公布工作,市规划局全面掌握了保护性建筑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科学制定保护计划与政策、建立健全保护性建筑档案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增强了公众保护意识,完善了保护体系,对促进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价值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高标准规划,引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年来,市规划局在全省率先编制《宣城市古建筑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通过在全市域范围开展文物古迹等资源的梳理,结合旅游市场的综合开发,提出了各资源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系统性的探讨了全市域范围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问题。

在此过程中,宣城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编制了《孙埠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了《宣城市紫线规划》,以及《谢朓历史文化公园规划》《景德寺塔-谢眺楼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概念规划》《景德寺塔-谢眺楼景观轴线两侧沿街建筑及环境设计》《宛溪河走廊历史文化景观规划》等各类重点地段规划设计。

这些规划编制的完成,让“小九华-景德寺-谢朓楼-龙首塔”历史文化视廊、“双桥落彩虹”美景精彩重现,也必将为市民们“记得住乡愁”提供可感可触的现实依据。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的重要一招。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市规划局制定了《宣城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成立了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公布。

在此基础上,该局还多次向省住建厅领导汇报并对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邀请省住建厅、省文物局、东南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有关领导和专家来宣指导,对《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及宣城市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把脉问诊,提出宣城市创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规划局还积极组织申请省级各类专项保护资金,2015年申请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以奖代补项目资金50万元。2017年,该局争取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专项资金430万元。

下一步,市规划局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效能管理”,以城市设计(双修)试点城市为抓手,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新闻推荐

嚼得雪菜一缕香

刘琪瑞母亲在老家的小菜园里种了不少雪菜,她收下来腌了满满一大泥瓦缸。母亲让小妹给我捎来一把把腌好的雪菜,说是爽脆好...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