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街道:“五色”共治化解矛盾

宣城日报 2018-11-22 10:37 大字

近年来,宣州区向阳街道顺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需要,把脉基层社会矛盾,通过聚力创新、聚合资源、聚焦治理的方式对矛盾纠纷进行多元化解,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得到日益稳固。

平台载体显声色。今年上半年,一小区居民装修时为使自家鞋柜能够“扩容”,把邻里间共有的墙体凿了个洞,两家矛盾瞬间激化。街道综治中心受理后,“帮办员”及时上门走访,多次召集两家协商,并请来评估公司对损失进行评估,说服双方相互退让,矛盾因此得以圆满化解。这是街道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实现矛盾化解的一个普通案例。在向阳街道,象“律师调解室”、“群众工作室”、“个性化调解室”、“乡亲和事佬”等一批社会调解组织,剑不偏锋、兼职不失职,参与化解的主体作用明显,成了基层定争止纷的“香饽饽”。

“群众评访”有特色。村民老李两年前因项目征地一事与村委会存在权属纠纷,算是个“老访民”了。街道为此组织了一次群众评访会进行“断案”。评访会上信访人自由陈述意见、辩论、质证,村民代表尊重事实、举证引证说情讲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字字中肯、句句中的。在事实和政策法律面前老李从认准的“死理”中走出来了,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调解意见。类似的信访积案,街道通过召开听证会、群众评议会等形式,把问题交给公众来讨论,把是非交给村民来评判,让群众自己来当“解铃人”。参与者感到亲切自然,信访人受到触动释怀,在一定程度上对化解纠纷、宣传政策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警民联调”展秀色。辖区派出所以强化矛盾纠纷警情警调联动、后端分流为基础,突出抓好警民联调这个力促矛盾纠纷化解的“后半篇文章”。实行“1+N”工作机制,即以警民联调室“1”为平台,“N”为机动参与的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成员单位充分衔接协同,从矛盾纠纷预警、调解过程稳控和调解后续跟踪回访等各个工作环节,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受到群众普遍好评。联调成果显著,多起调解案件被评为精品案例,其中一案列被命名为“安徽省‘警民联调’精品案例20例”。警民联调室成立以来,共调解纠纷6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代表委员”扮角色。7月中旬,杨村村30多名群众多次到街道重复上访,反映因一休闲游乐项目搬迁后土地租赁费纠纷问题。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接访后,与辖区商会会长等人认真研究案情,通过个别谈话、深入走访等方式了解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案件当事人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在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这一群体性上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这是该街道积极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街道组织代表委员每月定期“坐诊”“出诊”,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将服务触角、履职范围延伸到基层。代表委员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接地气”“散热气”“固元气”,甘当社会治理的“先行官”、“信息员”和“调解员”,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访调对接”增新色。“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建立,无疑是为纠纷联动调出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使群众信访和人民调解之间接轨顺畅,避免了群众“摸不到庙门”、干部“抓不住命门”的窘态。一方面激发了调委会的潜能,使问题解决在源头;另一方面确保了“访调案件”能对得上、接得住、化得了,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和矛盾化解率。

新闻推荐

宣城市从严从实办理安徽省协调联络组转办信访件

本报讯连日来,宣城市高度重视办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安徽省协调联络组转办信访件,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