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老师自掏腰包发起“21天读书计划”
■本报记者刘畅
“今天是阅读绘本的第20天,今天宝宝读的故事是《大卫,不可以》。”如今,每天临睡前,市民史金美总会认真翻看朋友圈,记录朋友圈的家长们陪伴孩子读书的情况。
记者查看史金美的“阅读报告”发现,家长们不仅晒出孩子读书的照片,还细心的附上了读书的时间、提出的问题,甚至孩子读完书的感受。“从去年开始,我发起了‘21天读书计划’,家长可以连续21天陪伴孩子读书的,我都会自掏腰包,购买一本儿童读物,送给这个家庭。”史金美向记者介绍,阅读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好习惯,是最浪漫的教养。而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连续坚持21天,所以自己在去年突发奇想,希望通过“阅读打卡赠书”的形式,影响部分家长一起加入到陪伴、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中去。
为何史金美会对阅读如此重视?原来这和史金美的职业有关。
史金美在宣州区裘公乡中心小学任教,是一名数学老师。多年任教中,她发现部分爱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要略高于不爱阅读的孩子。“一些不爱看书的孩子,不光语文学习进度略慢,数学也是一样。”她发现这个规律后,便开始在自己的班级里,推荐一些好玩有趣的课外书给孩子们看,甚至早读课也拿出趣味性强的数学绘本,供孩子们阅读。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美国经典幼儿数学游戏》、《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数学帮帮忙》……都是她自己认真看过之后,自费买给孩子们的书籍。一名学生家长告诉史金美,孩子一直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也不高。但是看了花花绿绿充满想象和童趣的绘本书籍后,孩子渐渐爱上了动脑筋,学起数学来劲头十足。
自己班级的孩子因为阅读,学习兴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让史金美更加体会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史金美也特别注重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从女儿2岁起,我就开始陪伴她阅读。”史金美说,每天清晨和临睡前,自己都会抱着女儿,一边指着卡通绘本,一边给孩子讲故事。孩子通过聆听故事,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和自己一起分享故事心得。同时,女儿也在潜移默化里渐渐养成了每天阅读、看各类书籍的好习惯。
“亲子阅读必须要父母手把手陪伴。”陪伴孩子共同学习的经历,让史金美深知,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的参与。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朋友也能参与到亲子阅读中,于是“打卡阅读赠书”的计划在她脑海里慢慢成形。
来自北京的朱鹤是“打卡阅读”计划的一员。他也是看到朋友发的“打卡阅读”微信后参与其中的。“以前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最爱干的事情就是玩手机和看电视,家里买了那么多故事书和绘本,但孩子都只有几分钟兴趣,翻一翻就搁到旁边了。”朱鹤告诉记者,但是自从自己陪伴孩子阅读后,孩子看到书现在很兴奋。尤其是在群里和朋友圈晒孩子读书照片时,孩子有时还抢着用语音分享自己读书的心得。这样的形式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很有效,他们会觉得和家长一起读书就像在做游戏一样,看到其他家长分享的书籍,孩子也会很感兴趣,想去书店买回来阅读。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到史金美“打卡阅读”计划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人。凡是完成了21天读书计划的,史金美也都信守承诺,向他们免费送出了全新的绘本读物。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市人社局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专题组织学习宣城市赴苏浙周边市县学习考察报告,围绕“怎么看”“怎么办”...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