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村:扶贫驿站好就业

宣城日报 2018-09-10 10:38 大字

最近一段时间,宣州区狸桥镇金凤村村民刘纯东特别高兴。“多亏了村里的扶贫驿站,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他欣喜地表示。

刘纯东原本在宣城经开区的一家企业上班,虽然距离家里较远,但收入一直比较稳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去年的一次检查中,他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为了能够好好看病,他不得不回到老家。了解他的遭遇后,经过当地扶贫工作队的引荐,刘纯东到了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

“现在每个月有1200多块钱的收入,这份工作不仅补贴了家用,也让我找到了人生价值所在。”他说,自己对未来的生活信心十足。

金凤村位于狸桥镇西南,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户713人。去年以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认识到,该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存在着“部分贫困户年龄偏大导致无法实施产业项目”等突出问题。

面对这些制约脱贫攻坚的瓶颈和困难,去年起,金凤村积极打造集“公共服务中心、技能培训学校、电商中心、扶贫车间、金融服务”五位一体多元化多功能的扶贫驿站,以服务当地贫困户,解决贫困户就业和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突出“造血式”扶贫,真正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

“扶贫驿站切实发挥了‘服务群众、带动致富\’的作用,让一大批贫困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获得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更让村里走出了一条‘输血变造血、驿站扶村民\’的居家就业脱贫模式。”金凤村村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7年5月,金凤村引进了藤编代加工产业,并投入50余万元在村委会东部新建了590平方米的集中厂房,带动农户33户34人参入(其中贫困户12户12人),人均月收入约1500元。金凤村村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藤编代加工产业项目劳动强度低、操作难度小,既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年龄偏大、留守人员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村民周典星因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而不能干重活,后来成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去年10月,在当地扶贫干部和村两委的介绍下,他来到扶贫车间工作。“扶贫车间藤椅编织按件计资,每天收入在50元钱左右。”周典星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除了扶贫车间,扶贫驿站的公共服务中心、技能培训学校、电商中心、金融服务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通过建设电商服务中心,该村让金凤白茶、南漪湖银鱼、狸乔山土鸡等特色村农产品上线,力争帮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将农产品销售出去。通过设立公共为民服务中心,该村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了岗位信息、就业帮扶等服务;通过技能培训中心,该村为从业人员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从业技能;通过建设金融服务中心,方便了群众缴纳新农合、查询、转账等业务,减少了群众办理业务的费用和排队等候的时间。据统计,目前金融服务中心已办理金融业务金额35万元,服务群众26余人次,由于解决了贫困户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普遍称赞。

新闻推荐

陶方启张冬云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9月7日晚,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对近一阶段宣城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进行梳理,查找差距与不足...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