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采·把毕业论文写在创业中

安徽日报 2018-06-27 12:0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敬波本报通讯员 项嘉

“我们的食品科技团队,在去年4月成功注册了企业,年产值估计40万元左右,这可是我们大学四年的全部心血。 ”日前,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大四学生、宣城市可可达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凌训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校创业基地“工大学子创客空间”。只见足球场般宽大的大厅内,各个创业团队的办公室一字排开,毕业生们正忙碌着绘图、商讨、联系业务……

“目前,这里云集了20个创新创业团队,其中10家已经成功注册了科创企业,涵盖日常用品、工业制造、智能产品、文化创意等门类。 ”“工大学子创客空间”经理铁铮告诉记者,作为宣城市大学生科创集散地,创客空间自2016年成立以来,先后容纳孵化出26个科创团队、科创企业,在学生圈里掀起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

“同样一件东西,一旦融入科技与创新思维,立马商品价值倍增且意义非凡。 ”凌训延告诉记者,他们苦心运营4年的公司,表面上看只是将本地农产品收集与加工出售,但所蕴含的标准化加工流程,却是普通农户难以实现的。据了解,该团队正致力于将本地高山野茶、野生竹笋以及莲子进行规模化深加工,利用区块链等前沿网络平台技术,将产品无缝对接于“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各国销售点。 “不仅可提升普通农民经济收入,还能从根本上化解本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

走进合工大宣城校区的实验楼,不仅有在校大学生,还有不少毕业生在这里做产品研发。合工大宣城校区化工与食品加工系主任史成武表示:“创新需要系统的科研设施做硬件支撑,而目前这种校企联动、创业孵化的模式,为众多毕业生提供了必要的创业环境,也是他们留在宣城创业的重要理由。 ”据无人机制造团队成员介绍,仅靠书本知识是无法掌握工业技术的,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实验,失败中不断前行,才能掌握核心技术,而母校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人才资源,正是其坚强后盾与不竭动力。

据合工大宣城校区党政办主任霍效忠介绍,宣城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毕业生在宣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来宣城就业创业。

“目前,留在宣城搞科创企业,真的是太适合不过了,甚至已演变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新风尚。”宣城市可可达尔食品科技公司行政总监任雪维表示,宣城市十分重视本地大学生创业创新,开出的政策条件也是很吸引人。

近两年来,合工大宣城校区“工大学子创客空间”已发展为南北两个分区,区内分有办公空间、科研空间和商务空间,年均创业孵化能力在40家企业左右。

新闻推荐

宣城市开展周末夜查酒驾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讯为全力稳定夏季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有效遏制世界杯期间辖区夜间酒驾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市交警支队结合辖区交通管理...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