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根脉 守望家园
古朴的跳五猖、明快的皖南花鼓戏、独特的宣纸制作技艺……这些宣城人耳熟能详的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瑰宝,在全社会的共同保护下,如今已成为生活在皖南这片土地上人们共同的乡愁记忆。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记者带你一同回眸宣城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点滴进程。
留下来:一路播种,一路收获
地处吴楚文化交汇、融合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善良的宣城人民创造了以精巧、秀丽为主要特色的灿烂文化。
数字里蕴藏着“富矿”——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393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位列全省第三;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60个,总量位列全省第二。其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6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7个……
坐拥丰厚殷实的“家底”,激起了宣城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深层次的探索。早从2006年起,宣城市就积极开展普查、认定、申报等工作。多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中,宣城市一路播种,一路收获。
——编制规划放大保护格局。先后编制了《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宣城市城市紫线规划》、《宣城市古建筑、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规划,当前正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谋划推动宣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发展。
——项目化管理坚强保护后盾。尤其是2011年以来,全市编制项目共争取到省级以上文物、非遗专项经费4亿多元。各类项目、资金争取到位,为推进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规范立法加强文化引领。2015年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包括宣城市在内的六个设区的市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立法权范围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等三大项。2017年,市人大牵头制定了《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草案)》,《宣城市古窑址保护办法》被列入地方性法规备选项目……
十年辛苦不寻常。一项项务实之举,一个个创新之策,留住了文化的根脉,更为广大人民群众守护了一方精神家园。
传下去:让非遗“活”起来
“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从2015年5月份开始,市第三小学开办了特色课堂——“非遗进校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习和传承剪纸这门艺术。
这是宣城市扎实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普通一瞥。按照“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理念,近年来,宣城市全面推进“一校一品”,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通过在校园内长期开设非遗兴趣班,开展非遗课程等,使非遗知识在孩子们心中培育土壤、生根发芽。
让“非遗”重新融入人们生活之中,它才会拥有时代的张力和生命力。基于这一认识,宣城市始终坚持通过开展有效的活态传承,搭建丰富的非遗活动载体,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和制度等措施,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尤其在大型节庆活动举办期间,宣城市精心组织非遗项目亮相,让更多市民切身感受非遗文化艺术的传统魅力。
2014-2015年两届“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来自全市1000多名演职人员,在敬亭山风景区展演了皖南花鼓戏、舞龙舞狮、畲族婚嫁等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15年第七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上,来自黄山、池州、安庆等6市12个项目和宣城市域内29个项目,共计41个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展演,吸引了近5万人次观展……
此外,自2008年开始,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城市均举办了非遗专题活动,充分利用宣传册、现场展示展演等形式,让市民集中感受宣城特色非遗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宣城市还着重打造“感受非遗·守护家园”品牌、深入开展非遗进公益性文化场所品牌创建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宣城市非遗魅力。
走出去:插上腾飞“翅膀”
为了交流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十余年来,宣城市不断创新理念和举措,提速非遗走出“深闺”步伐。可喜的是,如今在宣城市,“加强非遗保护,呵护精神家园”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一方面,宣城市积极组织宣笔制作技艺、宣纸制品加工技艺等非遗项目参加非博会、京交会、广交会等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31日,中国电信宣城分公司的志愿者们前往宣州区水东中心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帮扶慰问活动。志愿者与孩子们亲切交流,...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