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桑榆 润物无声——宣州区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侧记
■叶婷婷本报记者徐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截至目前,宣州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17.12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9.67%,高龄化趋势明显,空巢家庭增多,“421”家庭不断涌现。近年来,宣州区积极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完善养老服务,增加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以医助养+以养促医”
破解健康养老必答题
2月4日的早晨,洪林镇敬老院内,老人们坐在院里,在冬日的暖阳下拉家常。不远处的医务室,十几名老人排着队,等待洪林镇卫生院的医生为他们做常规检查。
“主要是方便。”74岁的老人李炳玉颇有感触,“年纪大了,身上的小毛病就多,现在医生都是‘上门服务\’,看小毛病可算不用再费劲了。”据洪林镇敬老院院长黎有富介绍,该养老院内的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地存在些老年人的常见病。2017年11月底,该院的医务室正式完工,便与洪林镇卫生院开展合作,让老人们小病不出门。
“我们每周来两次,派一医一护,为老人们提供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指导用药服务。”洪林镇卫生院医师刘云江向记者介绍道,“我们定期为老人们提供一些基础医疗服务,让老人更方便、更幸福。”
2017年,宣州区通过实施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等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医养融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无缝对接,使医养结合成为了公立养老机构落实健康养老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22所公立养老院与乡镇卫生院签约推广“医养结合”模式,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医养结合”。
“互联网+智能化”
做好新型养老加分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智慧型居家养老已悄然兴起。2017年8月,宣州区在全市率先引进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让居家养老正式落地宣州。
日前,记者走访了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踏入服务中心的大门,就立刻被墙上贴满的照片吸引了目光。禾康智慧养老目前在鳌峰办事处宝城和城南两个社区开展了试运营,而墙上贴着的照片,正是员工们上门服务老人时的场景。
“我们的服务对象共计两个试点社区7类185名特殊老人,平时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余云向记者介绍,“我们还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一台老人机,不仅可以用于联络,还附有一键求助功能和实时定位功能,确保能24小时为老人提供紧急服务。”
宝城社区的高少章和余萍老两口就是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受益者。“他们都是上门服务的,有事我们可以随时给他们打电话。”85岁的高少章老人谈起居家养老,显得十分满意,“居家养老恰好解决了我们最担忧的问题,既不用离开自己家,也能享受到各种生活和医疗服务,我们很满意。”
“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服务网络,让老人们在智能化的服务网络中享受便捷、全面的养老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照料,满足生活需求。目前,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受到了试点用户的广泛好评。
“社会支持+政策扶持”
托起幸福养老夕阳红
作为33项年度民生工程之一,2017年宣州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而“明厨亮灶”、消防整改、“五查五改、对标达标”等工作的开展,更是对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使桑榆忧向晚,长令白发享乐园。养老不仅是一项政府兜底的民生工程,更应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提升工程,当前宣州区正把“医养结合”与“居家养老”作为抓手,坚持政府扶持与引进社会资本并举,在全区范围内以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广泛开展新型养老体系构建工作。
“目前,我区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宣州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徐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还将继续遵循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发展原则,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求在十三五期间,全区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1月30日,市工商质监局发布《宣城市2017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宣城市市场主体发展呈现出5个主要特点:市场主体总量、资金总额平稳增长;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