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庸作怎会传世?(外一篇)

皖南晨刊 2017-10-18 10:24 大字

艺术家们在一起经常谈到一个问题:某某在世时默默,死后却声名飙升。本来这个观点或这种现象没有错,表现出艺术史真实。可是,世界上的事情不能绝对化,不能将个别现象普遍化。例如,我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作品并不差,这一辈子不会赢得大名,而寄希望于死后。

时代的条件缺乏或知音寥寥,或由审美的障碍所致,某些杰作一时甚至几百年一个世纪几千年不被人所辨识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事情只是极少数,大多杰作在世时都能发出光来。少数天才艺术家具有超前意识和超群出众的创造本领,加上其性情的怪僻和时代的风尚不对头,其杰作一时被遮蔽是可能的。可是那些平庸的艺术家怎么也不会被人赏识则是再为正常不过的现象。你问问自己有过什么非凡的人生经历,读过多少书读什么书,有哪些人生感悟和高超的识见,在艺术创造上掌握了多少过硬的本领,有过特殊的艺术机缘吗,尤其与同代艺术家相比有哪些超越之处,等等。总是认为自己的作品好、无人识货,那么可以交给高水平的评论家定夺嘛。倘若评论家的鉴定都不能让你满意,你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或许哪一天你会觉得羞愧难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上,正确认识自己真的很难。

再说了,真正的杰作是表达自我、自然流露的,摒弃功利目的,与那些成名或死后成名无关,因为杰出的艺术家不会考虑这个问题。而总是想着死后成名、感慨“怀才不遇”的人,却是既不认清自己底细、创作动机又有问题的名利之徒,他们最终无缘于伟大的艺术。

朱良志一年出版三部

石涛研究专著

朱良志先生今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三部石涛研究专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石涛研究(第二版)》《石涛诗文集》。我们在惊叹朱先生的心智和劳作之力之余,不禁要问:朱先生倾注如此之力的研究、写作动机来自哪里?答案当然是石涛的传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一画”艺术理论的精髓。但是作为宣城人,我们更应该知道石涛寓居宣城15年(1666-1681),在那个时代有几个十五年?石涛可谓半个宣城人了,且正处于绘画艺术创造的黄金阶段。问题是,我们对于石涛了解了多少?重视的程度如何?你看朱教授拎出了要点:石涛作品的真伪问题,大画家张大千模仿石涛原作的作品连自己也辨认不出了。

新闻推荐

十年如一日!八旬独臂老党员义务捡垃圾

初秋的早晨,已经开始带上些许萧瑟。在市郊敬亭山茶场的绿雪花园小区里,时而捡拾枯叶、时而弯腰的独臂身影,却如一团跳动的火焰,让人心里暖暖的。十年如一日,88岁的老党员何有玉在该小区的广场上义务捡...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